捷报频传!勇夺两个全国先进,紫金县文广旅体局凭什么能?
当前,紫金县文广旅体局以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从设施建设、赛事举办、融合发展等多方面发力,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群众体育答卷。
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被摆在优先位置。三年来,紫金县突破场地瓶颈,大力推动“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新建社区健身路径31处、乡镇体育器材配套点41个,实现行政村健身设施配备率100%。
从源头上破解了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难题。在紫金县城,55个综合品质提升项目累计投资11.47亿元,完成城西人行天桥、河滨公园改造、秋香江两岸风貌整治等工程。七木寨郊野公园与紫金广新山地公园形成“一江两岸”生态廊道,3.2公里森林步道串联起8个商住小区,惠及4万余名群众。
体育设施的建设只是基础,如何让其“活”起来才是关键。紫金县创新运营管理模式,确保设施高效利用,公共体育设施利用率显著提升45%。更为重要的是,该县推动“体育下乡”赋能乡村振兴,创新实施“体育+乡村振兴”模式。
在南岭镇、苏区镇、龙窝镇、九和镇、黄塘镇等5个乡镇成功打造特色体育场所,将健身设施与当地生态旅游、文化景观深度融合,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更有效促进了乡村发展,惠及群众超过30万人次。
品牌赛事活动是紫金群众体育的另一张名片。今年8月,2025河美共赢“紫金蝉茶杯”篮球联赛(紫金大区赛)火热开赛,这是紫金体育与地方特色产业深度融合的典范。
赛事深度融入地方产业文化,创新以“蓝塘土猪春甜桔队”“义容丝苗稻香队”等特色产业命名队伍,在赛场设立农特产展销专区,大力推广紫金蝉茶、牛肉丸等特色产品,形成“赛事搭台、经济唱戏”新模式,有效带动赛事期间农文旅消费增长20%,实现体育赋能经济、服务发展的综合效益。
体教融合是基础工程。今年11月8日,紫金县2025年“村苗计划”校园足球联赛在紫金(龙华)全民健身广场正式启动。联赛以“用心育苗,绿茵追梦”为主题,构建班级、校级、镇级、县级四级竞赛体系,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全学段,设立男女七个组别。接下来的2个月,该县16个乡镇59所学校、276支球队、4800余名小球员,开展班级赛、校级赛、镇级赛和县级赛,总计486场比赛精彩上演。
广东省足球协会主席谢昌晶表示,紫金县“村苗计划”是一个集专业培训、人才选拔、体系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性工程,与广东省足球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高度契合,是广东足球“金字塔”体系中重要的塔基部分。
体旅融合则引领着发展方向。紫金充分发挥优良生态资源优势,推动体育与文旅产业深度协同。重点打造黄塘镇体育休闲特色小镇, 发展徒步、山野系列挑战赛等特色项目。同时,整合优质茶旅资源,推出“紫金蝉茶骑行之旅”等精品体育旅游线路,丰富了游客体验,成功带动了当地旅游消费增长。
体育文化建设也在同步推进。新“三馆一中心”(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花朝戏传承发展中心)加速推进,花朝戏传承发展中心将传统非遗与现代题材深度融合。目前,主体建设已完成95%,将于12月10日封顶。
优异的成绩背后,离不开广大的群众体育工作者。这次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获奖者黄雪锋就是其中一个,他持续指导并赋能各县级体育协会,推动其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显著提升了协会的影响力与服务效能,为夯实群众体育基础作出了重要贡献。
紫金县文广旅体局深度协同县教育局,有力支持全县中小学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积极为青少年搭建展示平台,助力其健康成长。竞技体育成果丰硕。
2023年,紫金县输送运动员在广东省青少年激流回旋锦标赛中勇夺5金2银4铜;同年,组织参加河源市青少年锦标赛,斩获金牌24枚、银牌23枚、铜牌34枚,充分展现后备人才实力。
2024年,竞技水平实现新突破,在全国皮划艇激流回旋锦标赛上夺得2金2银2铜,并在广东省青少年激流回旋锦标赛中再添1金4银1铜。
社会各界对体育事业的支持同样不容忽视。在紫金县,企业积极参与体育赛事赞助,民间组织广泛开展体育活动,个人志愿者无私奉献,形成了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群众体育发展氛围。
漫步今日紫金,从秋香江畔的健身路径到七木寨郊野公园的森林步道,从校园足球联赛的绿茵场到乡村篮球赛的露天球场,体育锻炼已成为紫金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体育,不再只是奖牌和荣誉,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幸福源泉。从体育馆升级改造到“三馆一中心”建设,从校园足球联赛到全民篮球赛,体育已融入紫金这座粤北山城的肌理,成为驱动发展、引领风尚的强大动能。

粤公网安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