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卫生村标准
一、有编制村庄规划,功能分区合理;重视爱国卫生工作,村委会及村民小组有分管的干部,卫生管理网络健全。有卫生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月、卫生日及各类清洁行动。有按要求配备的环卫专(兼)职人员。
二、村容村貌整洁,道路硬底化率≥90%。待建地、老村区得到有效的管理,农具及杂物放置整齐有序。屋前屋后无杂物乱堆放。
三、村庄垃圾定点或上门收集,定时清运,无暴露垃圾,保持环境整洁。村庄内有数量足够的密闭式垃圾屋,没有使用开放式垃圾池。有条件的村庄可建设垃圾收集转运站。 四、泄洪、灌溉渠三面硬底通畅,排水、排污管道密闭无破损,无污水溢流,无阻塞。进出水口防鼠、防蟑、防蚊、防臭设施落实。
五、有设置宣传栏、健康咨询、健康知识讲座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宣传栏内容更新每年不少于4次,学生和村民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80%和75%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75%和70%以上。
六、积极开展农村改水改厕工作。自来水普及率达95%以上,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80%,公厕符合无害化卫生要求。
七、村卫生服务站基本医疗服务及预防保健工作落实。 八、病媒生物控制措施落实,村内及其周边基本无蚊蝇孳生地,
九、村级农贸市场划行归市、高台摆卖,地面硬底化,给排水设施完善,有专人清洁,无垃圾污水积存。禽畜粪便无害化处理措施落实。
十、家居卫生整洁,家禽圈养,人畜分离。人畜粪便均经无害化卫生处理,周边不孳生“四害”。广泛开展卫生先进评比活动。
【点击打开/关闭本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