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孤镇”南岭镇救灾道路打通,何忠友赶赴现场并部署下一步救灾工作
昨天下午,何忠友在琴口村了解村民目前生活情况。 本报记者 黄赞福 摄
本报讯(记者 董福军 王春雨 见习记者 黄世军)经过连续奋战,昨日2时许,紫金龙窝镇至南岭镇这个最后的交通“孤镇”的救灾通道终于被打通了。昨日一早,市委书记何忠友便赶往南岭镇,了解镇内灾情,看望受灾群众。下午,何忠友又在龙窝镇洋头村召开救灾“碰头会”,听取交通、供电、供水、通讯等部门的工作汇报,并部署下一步救灾工作。
市委副书记黄建中以及紫金县委书记陈荣卓参加了“碰头会”。
台风“尤特”带来的强降水造成我市多个县区、乡镇遭受洪灾,紫金县的龙窝、苏区、南岭和水墩等镇更是成为重灾区。由于塌方、桥毁等原因,龙窝镇的洋头村、苏区镇、南岭镇更是一度成为“孤镇”、“孤村”,断水断电,道路不通,通讯全无。
了解情况方能制定有效救援方案。为了解这些地方的灾情,打通救灾通道成为重中之重。昨日2时,经过中铁一局的强势攻坚,龙窝镇通往南岭的救灾通道终于打通,让南岭这个最后的交通“孤镇”不再“孤单”。
永坑大桥是龙窝通往苏区、南岭的必经通道。18日下午,在得知永坑大桥抢通后,何忠友便尝试进入南岭,但由于一路上山体滑坡较多,路面损毁严重而未能成功。昨日上午7时50分左右,何忠友再次赶往南岭镇,但由于永坑大桥被一辆熄火的大货车“霸占”,在被阻隔了三个半小时后,直到下午1时何忠友一行才赶到目的地。记者看到,15公里长的一段路,发生塌方的地方竟有20多处,有的路段甚至有大量碎石滑落。至此,何忠友也走完了与外界失去交通联系的洋头村、苏区镇、南岭镇,掌握了全面的一手灾情。
一到南岭镇,何忠友便听取县、镇干部的灾情汇报:除王告村永坑自然村、庄田村嶂背自然村、东溪村山背自然村之外,通往其他自然村的道路均已被打通,上述3个自然村共有村民200多人。县、镇已组成了工作队,将分批徒步进入,为灾民送去物资。
“开展救灾工作,首先要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开展有效救援。从目前情况来看,你们对情况摸得很清。”何忠友对该镇的抗洪救灾工作给予肯定,并要求继续做好灾后复产工作,预防发生次生地质灾害,保障村民生命安全。
与洋头村紧邻的琴口村也曾交通中断。18日上午,何忠友在赶往琴口村时,因道路多处严重塌方而未能进入。昨日下午3时50分左右,何忠友再次赶往琴口村,此时,通往该村道路上的塌方泥土已基本清理完毕,何忠友进入村子后详细了解了村里的受灾情况,并看望受灾群众。
昨日下午5时,何忠友在洋头中学召开各工作组“碰头会”,听取交通、电力、供水、移动、电信、民政等工作组的任务完成情况,并部署下一步救灾工作。
何忠友强调,首先,道路是救灾先导,公路部门必须确保通道打通,公安交警、交通部门则要维持秩序,确保畅通。其次,既要尽早为灾区灾民恢复供电,也要做好相关信息告知,确保村民用电安全。三是移动、电信等部门要乘势而上,加大力度,确保通讯信号的恢复、覆盖。四是要统筹做好救灾物资的发放工作,及时、有效发放。五是要将“三通”(通电、通水、通讯)工作摆在优先位置,重点解决,为广大受灾群众提供好的环境。六是要做好街道路面的清洁、垃圾运输、卫生防疫等工作,两天之内清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