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再升级!紫金司法服务“硬举措”提升企业“暖体验”

发布时间:2025-11-19 来源: 本网 阅读人次: -
【字体: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只有让法治护航,才能让企业经营更安心。紫金县坚持以司法服务为抓手,精准聚焦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通过司法服务前移,深化普法供给、优化市场环境、提升涉企案件办理质效为核心的工作法,全面提升司法服务质效,全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的创业热情与发展信心。
  服务前移一步,涉企对接更紧
  立足企业司法需求,搭建前端服务平台、构建多元解纷机制,将司法服务延伸至园区一线。通过出台《关于将行业主管部门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纳入年度平安建设考评的通知》等文件,成立“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法院+园区+工商联”党员法官驻点工作站,搭建前端服务平台,创建“无讼园区”。由驻点法官入园提供法律服务,针对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隐患提出司法建议,倡导园区企业践信守诺、全面履约;推行“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推动人民调解、诉调对接、司法确认等非诉讼方式进园区、进企业。今年以来驻点法官深入园区指导调解、开展联调联处12次,组织干警深入8家企业走访问需11次,全年调解涉企纠纷234件。
  普法深入覆盖,护航服务更实
  打造“法治益企行”主题普法品牌,坚持专项普法与精准普法相结合,在强化司法宣传整体覆盖面的同时,兼顾企业普法需求上精准突破。创新采用“法治游园+互动普法+设摊宣传”三位一体模式,扩大司法宣传的整体覆盖面,营造尊法学法的浓厚氛围。2025年以来,已累计开展专题普法活动5场次,有效将法律知识送到企业身边。此外,提供“法治体检”上门,为企业提供精准普法服务。由县司法局联合县税务局、县工商联及产业园管委会等部门,组建助企专业律师团队,深入斗记茶业、广东欣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法治讲座”定制化服务。围绕以及企业关注的劳动纠纷、工伤赔偿、合同纠纷等热点法律问题进行普法授课及答疑,为企业送上干货满满的“法律套餐”,从源头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
  严格规范执法,市场环境更优
  从制度源头到执法末端系统施策,以严格制度审查、公正司法和规范执法全力维护公平竞争营商生态。一是强化制度审核。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将其作为涉企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颁布出台的“硬门槛”。今年以来,已完成《紫金县促进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10件涉企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工作,精准提出修改意见36条,从制度源头杜绝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政策壁垒,为企业营造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二是惩治破坏市场秩序犯罪。重点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串通投标等严重破坏公平竞争秩序犯罪,突出对民营企业的平等保护;依法惩治民营企业内部人员,特别是民营企业高管、财务、采购、销售、技术等关键岗位人员实施的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侵害企业利益犯罪。今年以来批准逮捕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案件19件27人,提起公诉12件16人。三是规范行政执法。印发《紫金县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23—2025年)》,聚焦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涉企乱罚款等企业关切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规范执法行为,优化法治营商生态。通过“自查自纠+意见征集+实地督查+案卷评查”多维度工作方式,积极推进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全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开展执法行为检查18次,发现并督促整改执法不规范问题2项,执法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
  优化审判机制,法治效能更好
  聚焦涉企案件“快立快审快执”,通过开辟绿色通道、优化审判机制、审慎适用强制措施,提升司法效能,全力护航企业健康发展。一是强化优先快办,畅通企业诉讼流程。在诉讼服务大厅为企业和企业家开辟“绿色窗口”,安排专人接待,推行涉企服务限时办结反馈机制,对涉企案件“优先受理、优先审理、优先执行”,2025年1月至9月,共接待、服务答疑涉企诉讼352余次,涉企案件当场立案率达100%。二是提升审判质效,降低企业解纷成本。持续完善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二十条措施及工作方案、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实施细则,援引合同、金融等类案裁判为“示范案例”,促进“一案解千纷”;建立涉企智慧审判机制,利用在线服务平台积极开展“云庭审”“云调解”“云执行”,实现了“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让司法服务更加便捷高效;执行阶段建立涉企案件常态化沟通机制,定期召开涉企案件执行调度会,降低涉企案件执行用时,今年以来共审结涉企案件1125件,适用简易程序的917件,占比81.51%,结案时间用时缩短至37.98天。三是平衡各方权益,保障企业持续发展。制定《执行立案前督促履行及和解工作办法》,对于企业作为“被执行人”的执行案件,坚决落实“灵活执行”“审慎执行”举措,对企业厂房、机器设备等生产经营财产尽量采取“活封”措施,积极采取“电子查封”手段,保障被执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