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县审计局 > 部门文件

紫金县审计局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2-11-13 来源: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阅读人次: -
【字体:

  为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部署,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法治政府建设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全面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二)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法治政府建设正确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行政机关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坚持问题导向,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切实解决制约法治政府建设的突出问题;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政府建设模式和路径;坚持统筹推进,强化法治政府建设的整体推动、协同发展

  (三)总体目标。2025年,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日益健全,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基本完善,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大幅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显著增强,各地区各层级法治政府建设协调并进,更多地区实现率先突破,为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

  (一)依法全面履行审计部门职能

  目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部门职能切实转变,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职责依法全面履行,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措施:

  1.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严格执行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推进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两单融合”工作。完成部门单位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的清理和权力运行流程的编制,建立健全清单动态管理工作机制,及时根据法律、法规、规章颁布、修订、废止及简政放权等情况,做好权责清单的动态调整工作,实行统一的行政权力清单目录化、编码化管理,并向社会公布。

  2.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对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促进领导干部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二)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目标:构建系统完善、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措施:

  1.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

  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认真落实规范性文件的调研起草、征求意见、组织论证、合法性审查、制定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公布、备案程序,未经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得发布实施。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事项,不得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规范性文件应当按照法定要求和程序予以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管理依据。

  2.实行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对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印发制度,未经“三统一”的规范性文件,不得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探索建立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和规范性文件实施情况评估制度,有效期届满的规范性文件自行失效;有效期届满后仍需要继续执行的规范性文件,制定单位要对其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按照相关程序修订后重新发布。  

  3.建立规范性文件清理长效机制

  根据全面深化改革、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上位法制定、修改、废止情况,及时清理规范性文件。实行规范性文件目录和文本动态化、信息化管理。每年第一季度要调整并向社会公布上一年度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目录,未经公布并列入继续有效目录的规范性文件,不得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  

  (三)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目标: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严格落实行政决策制度和程序,决策质量显著提高,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大幅提升。

  措施:

  1.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的贯彻落实

  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意见》的规定,必要时邀请律师参与部门议事、日常管理,听取律师建议,推进依法行政。    2.坚持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决定

  完善行政机关重大决策集体讨论决定机制,领导班子会议讨论决定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实行行政首长末位表态制,行政首长拟作出的决定与会议组成人员多数人的意见不一致的,应当在会上说明理由。集体讨论情况和决定要如实记录、完整存档。

  (四)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目标: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法律法规规章得到严格实施,各类违法行为得到及时查处和制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经济社会秩序得到有效维护,行政违法或者不当行为明显减少,对行政执法的社会满意度显著提高。

  措施:加大执法力度,推行综合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推行综合执法。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机关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

  (五)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目标: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健全常态化监督制度,科学有效的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基本形成,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违法行政行为得到及时纠正,违法行政责任人依法依纪受到严肃追究。

  措施:

  1.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 

  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全面推行主体责任清单制度,构建“以单定责、照单履责、按单问责”的主体责任落实机制,局党组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对本局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

  认真执行向本级人大及其党委会报告工作制度、接受询问和质询制度、报备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度。认真研究处理人大及其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审计机关工作提出的有关审议意见,及时研究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工作。为政协委员履职提供便利、创造条件。

  2.加强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

  强化专门监督。加强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制定审计督查全覆盖实施方案,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

  3.完善纠错问责机制

  加大问责力度。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坚决纠正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庸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有错必纠、有责必问,对“四风”问题突出、发生顶风违纪问题,既要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又要严肃追究领导责任。问责情况要定期通报,典型问题要公开曝光。

  (六)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目标: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健全行政复议工作办法,明确相关工作流程及责任分工,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

  措施:

  1.完善行政调解、行政裁决、仲裁制度

  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工作。畅通行政复议申请渠道,规范行政复议受理、审理、决定的工作程序。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创新审理方式,推行立审分离、现场调查、公开审理、集体研究、专家论证等制度,规范简易程序,依法运用调解、和解方式解决纠纷,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提高行政复议办案质量,通过约谈、通报、责令整改、督办等纠错手段,加大行政复议纠错力度,坚决纠正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提高行政复议公信力。

  (七)全面提高干部职工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目标: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理念,恪守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守法诚信、权责统一等依法行政基本要求,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普遍提高,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部门各项工作。

  措施:

  1.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法治教育培训

  完善并坚持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切实做到学法计划、内容、时间、人员、效果“五落实”。领导干部要通过办公会议学法等形式,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学好宪法、通用法律知识和自己所承担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

  2.健全行政执法人员岗位培训制度。每年应当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人员通用法律知识、专门法律知识、新法律法规等专题培训,确保行政执法人员熟练掌握行政执法依据和流程,努力提升行政执法素养和水平。把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加大对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中法律知识的培训力度。

  3.注重通过法治实践提高干部职工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必须守法律、重程序、受监督,牢记职权法定,切实保护人民权益。要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依法治理经济,依法协调和处理各种利益问题,努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注重发挥审理机构审核把关作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使执法人员在执法普法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

  三、组织保障和落实机制

  目标:强化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法治政府建设标准和年度考核制度完备,依法行政体制运行顺畅,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氛围基本形成。

  措施: 

  1. 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制度

  推行法治建设“一岗双责”制。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规定,建立健全党组依法依章程履职机制,扎实推行党组书记、各班子成员、各股室负责人、干部职工推进法治建设“一岗双责”制,建立完善审计局党组统筹揽总、部门齐抓共管、上下联动推进工作机制

  2.加强理论研究、典型示范和宣传引导

  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展建设法治政府示范和依法行政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大力培育建设法治政府先进典型。定期通报和曝光违法行政典型案例,分析原因、汲取教训、改进工作。大力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宣传工作,加强正面宣传引导,以信息、网络等多种媒体形式,广泛宣传法治政府建设目标、工作部署、先进经验、典型做法,正确引导舆论、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法治政府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实施步骤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股室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要注意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开拓进取、久久为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领改革发展破障闯关、推动民生改善和社会公正,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

  紫金县审计局

  202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