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与防治(农作物病虫情报2022年第五期)
根据我站近期田间调查,结合气象条件、品种布局、历史资料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早稻中后期发生主要病虫害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钻蛀性螟虫、稻瘟病、纹枯病等,预计偏重发生。此外,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稻曲病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现将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预报如下:
1、稻飞虱:预计偏重、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23万亩次左右。5月10日、15日在下书监测点观察圃调查,百丛虫量分别为480头、970头,虫口密度不断增加,褐飞虱比例不断增大;近期我站田间调查,田间百丛虫量一般600-1100头,高的3300头左右,田间主虫态为白背飞虱长翅型成虫,田间褐飞虱比例7%。预计5月底至6月份强对流天气多发,外地虫源将不断迁入我县为害早稻,各镇农技人员要加强田间监测,及时指导农户抓好用药防治,防止稻飞虱大发生,确保早稻生产安全。
2、稻纵卷叶螟: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次左右。近期田间调查第二代卷叶螟轻发生,卷叶率一般0.6-1.1%,高的6%左右;亩幼虫量一般2000-5500头,高的16000头左右。通过近期对田间蛾量进行密切监测,外地虫源不断迁入我县,田间蛾量逐增,5月10日、15日田间赶蛾,平均亩蛾量分别为13头、81头,亩最高蛾量分别为27头、853头。根据田间幼虫发育进度推算,预计第三代蛾盛发期5月25日-6月5日,蛾高峰期5月30日-6月1日,卵孵盛期6月1-12日,卵孵高峰期6月6-8日。预计中后期强对流天气多发,外地虫源将不断迁入我县为害早稻,叶片浓绿田块将发生较重。
3、钻蛀性螟虫:预计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7万亩左右。近期田间调查第一代钻蛀性螟虫中等发生,全县发生面积6.5万亩左右,亩有枯心群一般6-17群,高的38群左右;枯心率一般0.03-0.07%,高的0.5%左右;亩残虫量一般150-330头,高的600头左右。根据田间幼虫发育进度推算,预计第二代蛾盛发期5月24日-6月7日,蛾高峰期5月30日-6月1日,卵孵盛期6月2-16日,卵孵高峰期6月8-10日。
4、稻瘟病:预计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7万亩次左右。近期田间调查,平均病叶率3.3%,高的45%左右。预计中后期雨日多,十分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为害,因此,抓好破口期和齐穗期的用药防治非常关键。
5、纹枯病: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7万亩次左右。近期大田普查,病株率一般3-6%,高的20%左右,田间病情发展迅速,早插田、浓绿田、低洼积水田发生较重,病情由水平扩展转向垂直扩展。目前禾苗茂密,田间通透性差,纹枯病将进一步发展。
防治意见:
1、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各镇农技人员必须掌握田间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动态,及时指导农户进行防治。
2、适期用药抓好病虫防治,确保早稻生产安全。
(1)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重点抓好稻飞虱、稻叶瘟、纹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的防治。
(2)在6月上旬末至中旬重点抓好稻纵卷叶螟、钻蛀性螟虫、穗颈瘟(对前期发生叶瘟的田块和偏施氮肥浓绿田块应在破口期和齐穗期各用药一次)、稻曲病的防治。
3、选用对口药剂防治病虫。防治稻飞虱可选用呋虫胺或三氟苯嘧啶、防治稻纵卷叶螟和钻蛀性螟虫可选用苏云金杆菌或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稻瘟病可选用春雷霉素或稻瘟灵、防治纹枯病和稻曲病可选用苯甲·丙环唑或井冈霉素或井冈·蜡芽菌、防治细菌性条斑病和白叶枯病可选用噻唑锌或噻菌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