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与防治(农作物病虫情报2021年第十三期)
根据我站近期田间调查,结合气象条件、品种布局、历史资料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晚稻中后期病虫害偏重发生,发生主要病虫害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钻蛀性螟虫、稻瘟病、纹枯病等。此外,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黏虫、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稻曲病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现将主要病虫害发生预报如下:
一、稻飞虱:预计偏重、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18万亩次左右。近期我站田间调查,百丛虫量一般1400-2100头,高的5800头左右,田间以白背飞虱低龄若虫为主;我站9月9日观察圃调查百丛虫量3500头,褐飞虱比例29%;近期田间观察虫口密度不断上升,部分田块发生程度已达到四级以上。外地虫源随台风雨的迁入,以及田间温湿度适宜、食料充足,非常有利于稻飞虱的繁殖,特别是短翅型虫的比率不断增加,虫口密度增长较快,预计中后期稻飞虱偏重、局部大发生。
二、稻纵卷叶螟: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6万亩次左右。近期我站田间调查第六代卷叶螟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卷叶率一般3.3-4.5%,高的18%左右;亩有幼虫量一般8000-12000头,高的50000头左右。9月9日田间剥查幼虫共276头,根据田间幼虫发育进度推算,预计第七代螟蛾高峰期9月21-24日,卵孵高峰期9月28日-10月1日。目前田间营养丰富,且田间环境适合,非常有利于卷叶螟发生为害,特别是受台风雨影响,外地虫源不断迁入我县,中后期局部地区将重发生。
三、钻蛀性螟虫:预计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7.5万亩左右。近期我站田间调查第三代钻蛀性螟虫中等、局部偏重发生,亩有枯心群一般9-16群,高的46群左右;枯心率一般0.05-0.12%,高的0.9%左右;亩有残虫量一般150-350头,高的1200头左右。9月9日田间剥查幼虫共204头,根据田间幼虫发育进度推算,预计第四代螟蛾盛发期9月12-24日,螟蛾高峰期9月17-20日,螟卵盛孵期为9月20日-10月2日,卵孵高峰期9月25-28日。
四、稻瘟病:预计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6万亩次左右。近期我站田间调查,平均病叶率3.4%,最高病叶率21%,发生面积比率3.6%,感病品种比率22%。目前我县部分农户仍然种植一些抗性较差的品种以及盲目偏施氮肥,在气候适宜的情况下,十分有利于稻瘟病的流行发生为害,各农户要抓好破口期及齐穗期的二次用药防治,确保晚稻丰产丰收。
五、纹枯病: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6万亩次左右。近期我站田间调查,平均病株率26%,高的55%左右,由于气候适宜,病情不断发展。目前田间禾苗茂密浓绿,且湿度大,非常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生为害,特别是低洼积水田将重发生。
此外,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个别田块零星发生,中后期遇台风雨多时,有利于细菌性病害发生为害,请注意抓好防治。
防治意见:
1、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各镇农业部门必须掌握田间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动态,及时指导农户进行防治。
2、合理施肥,科学用水,提高水稻的抗逆性。
3、掌握“早破口、早用药”“迟破口、迟用药”的原则,切实抓好孕穗、抽穗期的病虫防治。在9月中下旬重点抓好钻蛀性螟虫、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飞虱、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等病虫防治;在国庆节前后主要抓好穗颈瘟、稻飞虱等病虫的防治。
4、选用对口药剂防治病虫。防治钻蛀性螟虫和稻纵卷叶螟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苏云金杆菌等药剂,防治稻飞虱可选用氟啶虫胺腈、呋虫胺等药剂,防治稻瘟病可选用春雷霉素、稻瘟灵等药剂,防治纹枯病和稻曲病可选用井冈霉素、爱苗等药剂,防治细菌性条斑病和白叶枯病可选用噻唑锌、噻菌铜等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