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造主要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2019年第二期)
根据去年晚造主要农作物病虫发生情况、冬后虫源调查,结合早造品种布局、气象资料及历史资料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早造主要农作物病虫发生总的趋势偏重发生,发生特点:虫害重于病害、病虫发生地区分布不平衡。发生水稻病虫鼠螺主要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三化螟(二化螟)、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田鼠及福寿螺等为主;稻叶蝉、负泥虫、稻蝽蟓、稻蝗、细条病等局部发生为害。果树作物病虫主要有:柑桔的红蜘蛛、潜叶蛾、介壳虫、炭疽病;荔枝蝽蟓、蒂蛀虫、瘿螨、霜疫霉病等;李类蚜虫、流胶病、白粉病等。蔬菜病虫主要有小菜蛾、菜青虫、黄曲条跳甲、斜纹夜蛾、霜霉病、白粉病等。花生病虫主要有斜纹夜蛾、蚜虫、叶斑病、锈病等。
一、发生趋势
1、水稻主要病虫鼠螺发生趋势
(1)稻飞虱: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39.3万亩次。
(2)稻纵卷叶螟: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6万亩次。
(3)三化螟: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5.5万亩次。根据冬后田间剥查其发育进度,预计第一代蛾盛发期为3月17-31日,卵孵盛期为4月3-17日,卵孵高峰期4月9-11日。
(4)稻瘟病:预计中等发生,叶瘟发生面积6.4万亩次,穗颈瘟发生面积3万亩。
(5)纹枯病: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3万亩次。
(6)稻曲病: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万亩。
(7)鼠害: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6.5万亩次。
(8)福寿螺: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6.7万亩次。
2、蔬菜主要病虫发生趋势
(1)小菜蛾和菜青虫预计发生中等、局部偏重,发生面积分别为3.16万亩次和2.88万亩次,主要为害菜心、芥兰等。
(2)斜纹夜蛾预计发生中等,发生面积2.91万亩次。
(3)黄曲条跳甲预计发生中等,发生面积1.62万亩次。
(4)霜霉病和白粉病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分别为3.47万亩次、3.36万亩次。
3、果树主要病虫发生趋势
(1)柑桔:预计柑桔红蜘蛛、潜叶蛾、介壳虫发生程度中等偏重,发生面积分别为4.45万亩次、2.92万亩次、3.72万亩次;预计柑桔炭疽病发生中等,发生面积3.15万亩次。
(2)荔枝:预计荔枝蝽蟓、蒂蛀虫发生中等,发生面积分别为1.78万亩次、1.5万亩次;预计瘿螨发生偏轻,发生面积0.6万亩次;预计霜霉疫病发生中等,发生面积1.6万亩次。
(3)李:预计蚜虫、白粉病发生中等,发生面积分别为1.13万亩次、1.04万亩次;预计流胶病发生中等、局部偏重,发生面积2.3万亩次。
4、花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
(1)预计斜纹夜蛾和蚜虫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2.1万亩次、1.76万亩次。
(2)预计叶斑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55万亩次;预计锈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万亩次。
二、主要依据
1、病虫源:我站冬后调查三化螟虫量,经加权平均亩活虫量为634头(死亡率0.7%),预计今年早造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历年来我县纹枯病发生严重,去年晚造后期病株率一般25-40%,高的达100%,田间残留菌源较多,成为今年早稻的初侵染源,纹枯病将偏重发生。
2、气象条件:每年的早造高温高湿天气多和受强对流天气影响,将有利于迁飞害虫的迁入、繁殖为害及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3、品种布局:种子来源渠道广,其抗性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今年早稻一些中早熟品种连续多年种植,抗性有所下降。
4、栽培条件:一是我县大部分田块冬前没有进行翻田,冬后办田时间偏迟,有利于螟虫羽化;二是部分农户对田间肥水管理粗放,特别是偏施氮肥严重导致田间禾苗浓绿而引发各种病虫害的发生;三是农户防治病虫技术掌握不够,甚至有一些农户对病虫害防治完全不懂,由于错过适时防治导致病虫害加重发生。
三、防治意见
由于早造农作物病虫发生种类多,为确保早造安全生产,各镇农业部门应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加强田间调查工作,落实防治措施,控制病虫为害。
1、对冬闲田应加快办田进度,把三化螟消灭在羽化前,减轻第一代虫源。
2、抓好秧田病虫防治工作,如抛秧前施好防治三化螟、叶瘟为主的“送嫁药”。
3、加强田间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性,减少病虫为害。
4、加强白背飞虱田间调查和指导群众做好防治工作,控制南方黑条矮缩病发生为害。
5、水稻前期重点抓好稻叶瘟、负泥虫防治,中后期重点抓好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穗颈瘟、稻曲病防治。
6、在田鼠和福寿螺的防治方面:一是按照“全方位、五统一”的要求进行田间毒鼠,药剂可选用杀鼠迷、敌鼠钠盐,亩投放毒谷250-500克;二是抓住办田机会,捡拾福寿螺,防止福寿螺入田产卵扩散为害,药剂可用密达、百螺杀、螺消等杀螺剂。
7、在果树、蔬菜、花生等作物防治方面,各镇应因地制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及生物农药,认真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保障蔬菜等农作物的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