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县公安局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2-02-10 来源: 本网 阅读人次: -
【字体:

  2021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公安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根据《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紫金县2021年全面依法治县工作要点的通知》《紫金县2021年依法行政工作要点》等文件要求,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持续推进普法宣传教育,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深入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和基层示范创建,努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意识,进一步推动我县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我局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法治公安建设总目标,牢牢把握公平正义价值取向,自觉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一是从严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列为党委学习的常设议题。二是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主动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注重原汁原味读、原原本本学,深入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论全面依法治国》等理论著作,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省委关于全面依法治省的工作部署和市委关于全面依法治市的工作部署并坚决贯彻落实。三是积极组织党委中心组学法和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专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推行法治教育,提升履行能力。四是切实履行法治建设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职责,主动部署重要工作、过问重大问题、协调重点环节、督办重要任务,把各项公安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二)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始终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与全局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作为新时期改革和加强公安工作战略性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为切实加强对贯彻推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以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陈燮军为组长,局党委副书记、政委赖智华为常务副组长,其他局党委成员为副组长,全局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紫金县公安机关“法治公安行动计划”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负责人具体抓好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不定期对工作进展进行检查督导,同时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各单位年度考核,作为部门年底评优评先、立功授奖、晋职晋级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强法治保障和法治服务工作一是坚定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健全居住证积分管理,加强人口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放宽购房和自建房入户政策,推行县内跨镇网上迁移户口措施。全县派出所户政窗口已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实现统一管理、集中办公。今年以来,共办理护照8张,往来港澳通行证976张,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3张,前往港澳通行证34张;办理居民身份证45182张,临时身份证4150张,办理户口迁移8002人次。二是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依照政策全面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利用“互联网+”改进行政管理服务,推行阳光警务,积极推动公安政务服务“指尖化。今年以来,通过交警部门共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17468台,受理车辆年检3573台,办理机动车转移登记713台,办理审验驾驶员12674人,受理初次申领机动车驾驶证17046 本,补领换领各类机动车驾驶证8400本。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 实践活动。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送考下乡”,推广摩托车“带牌销售”工作,不断提升摩托车的上牌率、检验率、报废率。截至目前,我县实行摩托车带牌销售业务受理点已达25间,其中辉达车行在各镇已实行了全县分店销售。10月份到柏埔镇、敬梓镇、义容镇开展了送考服务,近3400人完成了全科目的考试。今年以来已近2万人通过交警部门“送考下乡”便民措施在家门口拿到了驾驶证。

  (三)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高执法行政能力一是全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行刑事案件侦办、审核分离制度,全面完成办案场所规范化改造和派出所案管中心建设,全力推进智慧新法制和智能执法场所建设,率先在全市建立了“一站式办案、合成化作战、智能化管理、全流程监督”的智能办案中心。强化执法风险隐患和执法突出问题排查整治,有效预防和减少了执法问题及涉警信访,民警规范执法水平和依法履职能力明显提高。二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进政务诚信建设,通过“送法进企业”活动,积极加强与企业交流互动,认真听取企业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企业进行点对点指导服务,对企业内部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针对性指导意见等方式,及时掌握当前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找准公安机关在打击犯罪、服务企业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为下步更好地推进经侦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深入开展“全民反诈”行动。统筹推进“打防管控宣”各项工作,不断提升打击治理、预警劝阻、技术反制、识骗防骗的能力水平,积极构建“全民反诈、紫金无诈”的工作格局。今年以来,共破获电信诈骗案件38宗,打掉开卡团伙6个,止付涉案资金2500万元,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达到10万人次,实现了电诈警情、发案“双下降”的目标。四是大力开展严打突出刑事犯罪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深入推进“八大专项行动”“飓风2021”等专项行动,坚持大案快破、小案多破,始终保持对各类突出违法犯罪活动严打高压态势。五是深入推进“法治公安行动计划”研究制定了《2021年法治公安行动计划》,重点整治的执法执勤和执法管理问题,大力提升执法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加强执法主体能力建设,持续深化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健全执法权力运行管理监督制约体系,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六是认真学习《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10月15日,我局党委召开扩大会议,认真学习《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研究贯彻落实意见,明确今后五年法治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是国家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对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四)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一是围绕规范执法抓管理。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建立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和清理机制,行政规范性文件按规定的程序和时限报送备案。二是建立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落实广东省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执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立足公安基层基础工作,规范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以受立案监督、执法质量考评方案进行评议监督,全面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三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将普法工作纳入法治公安行动计划,制定《紫金县公安局2021年普法清单》并在紫金县政府网向社会公示,各警种部门及派出所在工作中开展了一系列的普法宣传活动,推动在职民警、辅警全员按时按量参加完成县学法考试。四是健全完善行政应诉工作机制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受理行政案件,做好行政应诉工作。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社会高度关注或者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等案件以及人民法院书面建议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的案件,尊重并执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2021年9月29日,局党委委员徐立宇作为县公安局行政机关诉讼负责人出庭应诉。五是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媒体监督和社会监督。重点围绕提升应急行政执法社会满意度,健全公众参与评价行政执法工作机制,创新行政执法外部评议方式,邀请企业填写外部执法评议表,对我局执法工作进行评议,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全面加强执法执勤保障针对民警在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过程中或者因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遇到暴力袭击的、被聚众哄闹、围堵拦截、冲击、阻碍的等情形的,法制部门认真落实为保障民警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工作,积极提供法律保障,维护国家法律尊严和民警执法权威,并已向市局法制支队报送相关典型案例。

  二、存在问题

  (一)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单位对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紧迫感不强,没有充分认识到抓好规范执法和执法质量同样也是各警种的重要职责所在,没有完全树立学法、懂法、用法的法治观念,导致执法办案观念陈旧,办案思维仍停滞不前,直接影响了执法办案工作效果。

  (二)行政执法行为有待规范。部分执法人员的法治素养不高、依法行政能力不强,程序违法时有发生。特别是刚入警不久的新民警,执法经验不足,执法培训没有及时跟上,加上缺乏应有的公安专业和法律知识,在执法工作中往往容易出问题。同时,少数执法部门仍然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况,办事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行政执法监督力度有待加大。行政执法监督更多的体现在表面和形式,缺乏实效性和威慑力。对行政工作运行的全过程监督制度不健全,缺乏一套长效监督体系。一些监督制度制定以后落实不到位,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行政执法监督缺乏合力,常有出现单部门管全局、以小镇大的情况,监督问责相对弱化,责任追究不到位等问题也比较明显。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常态化开展法治公安建设,广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执法教育培训,夯实全警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思想根基。

  (二)进一步厘清执法权责边界。健全完善公安机关执法权责清单,理顺警种、派出所权责关系,健全执法司法衔接机制,完善与纪检监察机关的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和移送问题线索工作机制,更好服务大局。

  (进一步落实学法用法制度。针对执法突出问题,加强对民警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和警务技能专题培训,提升民警的舆情应对能力、增强一线民警舆情意识和处置本领等专题执法培训。同时,加大对干部的法治考核力度,组织全局有序开展学法考试和执法资格考试,提升干部法治能力、法治意识。

  ()进一步推进执法流程管理。加强执法前端管理,规范现场执法活动,全面推行执法办案、监督管理、服务保障一体化执法运行模式,提升执法办案质量。

  ()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配合信息工程基础建设工作,推行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流程网上管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档案网上建立,为逐步实现网上办案,网上执法、网上审批监督打基础。

  ()进一步完善执法监督机制。继续组织开展案件执法质量考评,采取本地自查自纠、集中抽查等方式开展案件评查,按照考评方案中的考评方式每季度考评一次;加强案件审核把关,紧密围绕公安中心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法律适用和打击处理方面疑难问题的调查研究,为领导决策和职能部门开展工作当好参谋。

  ()进一步强化法信息工作。将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经验做法及时进行总结,并形成文字及时上报,并要按时完成县委县政府市局部署的报表、总结、调研等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