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县乡村振兴局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为全面总结2021年上半年脱贫攻坚工作,谋划下半年工作任务,现将我局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主要做法及存在问题
主要做法:
(一)加强扶贫专项资金使用监管。严格执行《紫金县精准扶贫开发资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紫金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等规定,建立县级扶贫项目库,完善资金使用台账,形成扶贫资金使用事前审核、事中控制和事后检查的监管长效机制,确保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公开、透明,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印发扶贫资金清零工作的通知,督促各镇、村制定扶贫资金清零计划,按期清零。
(二)关注防范返贫致贫。制定出台《紫金县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重点关注受疫情影响有返贫风险的16户78名贫困人口和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1万元的30户153名易致贫对象,因户施策,在原有帮扶措施下,继续关注,加大帮扶力度。
(三)强化扶贫资产管理。制定实施扶贫产业收益管理办法等文件,分类登记扶贫资产项目1724个、价值7.26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447个、价值3.66亿元,公益性资产951个、价值2.45亿元,到户类资产326个、价值1.15亿元),扶贫资产实现应纳尽纳、信息完整。持续推动扶贫资产保值增值和长期滚动投入,加强日常监管和绩效考核,确保扶贫资产效益不减、群众受益不减。
(四)全面总结提升。深入挖掘先进帮扶典型、脱贫典型,在县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脱贫攻坚类新闻,积极向市级以上主流媒体报送我县脱贫攻坚新闻稿件。成功举办紫金县“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书画作品展、“决胜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诗联大赛等宣传活动,创作报告文学《扶贫誌》,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
(五)完善扶贫工作档案。加强与第三方公司的沟通衔接,选取紫城镇升平村、龙窝镇礼坑村、蓝塘镇建联村、黄塘镇庙前村等4个村为试点,截至目前,我县已完成254个村档案整理工作,完成进度为100%,已如期完成扶贫档案整理工作。
存在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垃圾中转站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村公厕和垃圾屋(收集点)等设施数量少、卫生状况不佳等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
(二)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部分群众在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仍存在“等靠要”思想,内生动力不足,参与热情不高,一旦牵涉自身利益,往往要钱要补偿、“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等情况有待加强引导。
(三)扶贫产业管理能力仍需提高。现有扶贫产业和乡村振兴产业链条并不完善,缺少大型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扶贫资产和乡村振兴产业流失、闲置、损坏甚至破产等现象依然存在,带贫益贫作用未充分发挥。同时,随着扶贫公益类资产及现有乡村振兴基础设施的日常使用,维护边际成本增高,造成新一轮的资金投入。
(四)乡风文明建设水平仍需提高。如何克服部分人民群众“等靠要”思想仍需探索。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切实做好防贫工作。落实“四不摘”要求,保持现行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加强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和贫困监测工作,组织开展脱贫质量“回头看”,找准问题、查清短板,推动各级对照问题,一项项整改清零,一户户对账销号,彻底消除已出列村、已脱贫户脱贫不稳定的隐患,补齐边缘易致贫户的收入短板,确保实现高质量脱贫的目标。
(二)加强扶贫专项资金使用监管。严格执行《紫金县精准扶贫开发资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紫金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等规定,建立县级扶贫项目库,完善资金使用台账,形成扶贫资金使用事前审核、事中控制和事后检查的监管长效机制,确保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公开、透明,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印发扶贫资金清零工作的通知,督促各镇、村制定扶贫资金清零计划,按期清零。
(三)强化扶贫资产管理。制定实施扶贫产业收益管理办法等文件,扶贫资产实现应纳尽纳、信息完整。持续推动扶贫资产保值增值和长期滚动投入,加强日常监管和绩效考核,确保扶贫资产效益不减、群众受益不减。
(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继续坚持财政资金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倾斜的原则,进一步整合涉农资金,撬动更多的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村通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做大做强扶贫产业,将巩固发展扶贫产业成果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强对扶贫资产的清算和后续管理,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扶贫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巩固和提升扶贫资产运营、管理等经验,继续用好扶贫资产管理、运营、维护和监管的一系列制度,结合农村土地制度、产权制度、经营制度等改革,深度清理阻碍农村要素合理流动的梗阻,推动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在农村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不断激发农村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