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纷纷为紫金振兴发展建言献策
紫金“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纷纷为紫金振兴发展建言献策。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说了啥!
关键词:振兴紫金教育
紫城镇(教师)人大代表 叶紫英:
县政府的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振兴紫金的教育,说明县政府非常重视我县教育。我做为一名教师代表,我认为要振兴我县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定好目标,不区别对待学生。我们的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
第二县政府要加大教育方面的投资。在硬件方面,希望县政府能够完善学校的配套设施,比如校舍,图书馆,操场等,以及能够全面普及多媒体教学。在软件方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第三建立并充分利用好教育激励机制,从各方面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关键词:茶旅融合特色发展
龙窝镇人大代表 郑新波:
我们龙窝镇的发展定位是东部农旅融合生态农业示范区。我们将立足自身的茶产业基础、生态资源禀赋,加快茶旅融合特色发展,2019年我们准备这样干:
第一把我们茶产业的发展与新农村示范片区的打造结合起来,按照“游茶园、走绿道、品茶果、访古迹、听故事、住民宿”的思路,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第二今年的计划的是继续扩大茶叶种植面积5000亩,使全镇的茶叶面积达到2.3万亩。同时下大力气把龙窝茶的种植、制作、包装、品牌逐步统一起来,进一步借助一、三产业融合以及打造茶产业园融合的契机,把我们相关配套工作跟上去。
第三把我们龙窝比较特色的田园文化、祠堂文化、历史传统文化、民间传统文化跟我们的茶文化融合在一起。先规划出一条“龙窝茶旅一日游”的路线,把点连成线,为我们打造茶旅特色中心镇开好头,起好步,真正实现茶旅融合,绿色富民。
关键词:脱贫攻坚
九和镇人大代表 刘毕华:
近年来,紫金县委县政府在推进特色农业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农民增效、农民增收、贫困户脱贫,奠定了基础。人大代表也主动对接,围绕特色产业、智慧脱贫攻坚等方面的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把九和镇的红肉蜜柚和春甜桔这两个产业,争取做大做强,打造有技术、有影响力、有竞争实力的品牌产业,为紫金县的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正能量,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的步伐,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关键词:交通建设
水墩镇人大代表 彭家勋:
我县顺利通过了“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的复核,意味着我县交通建设事业在国家层面上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为我县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宣传带动作用,希望我县接下来进一步加快推进农村公路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着力打造路畅质优的农村路网,为紫金乡村振兴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生态旅游
苏区镇人大代表 曾启才:
当前,苏区镇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市县关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的文件精神,结合红色旅游的优势,明确“红色旅游+”战略发展思路,以镇的19处红色旅游景点为中心,以小北村、永坑村生态游,永光村艺术游为面,积极完善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紧扣环保、健康、旅游等第三产业和茶叶、油茶等农业产业相结合,利用我镇丰富的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全力打造主体定位鲜明、生活环境整洁、基础设施完善、主导产业成熟的红色生态旅游专业镇,推动跨越式发展。
政协委员(香港) 梁大卫:
紫金县临近粤港澳大湾区,我作为紫金县香港政协委员可以利用我在香港庞大的旅游宣传工作资源的便利,去宣传我们紫金县的旅游,从而鼓励大量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市民来到我们紫金县旅游消费。从而为我们紫金县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招商引资
政协委员 郑小娟:
听了廖继聪县长所作的政府报告,感觉深受鼓舞,催人奋进。报告总结2018年的工作,客观实在,亮点纷呈;对2019年的工作安排站位高,切合紫金实际。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和我县招商部门的工作者,今后我将不断加强学习,持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积极参加县政协组织的会议和活动,力所能及做好增进共识、服务大局、建言资政、凝心聚力等工作。紧紧围绕紫金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重要承载地的目标,找准抓手,精准发力,深入挖掘招商资源,着力加强紫金外出乡贤的沟通对接,努力推动我县招商引资工作早日实现提效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