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来粤好百千万】九和镇:口袋公园“微改造”,激活乡村振兴“大能量”
焕新人居环境,打造宜居“幸福圈”
走进九和圩镇人大公园,整洁步道环绕错落绿植,蓝天白云彩绘灵动,民法典、人大代表选举知识、村民议事会墙绘点缀其间,成为居民晨练、议事首选;九和村禁毒公园草木清新,石子路蜿蜒,石凳、太阳能夜灯一应俱全,彻底告别“荒草丛生”;金光村法治公园依托绿植与休闲设施构建舒适空间;芫芬村党建公园以红色元素点缀绿色景观,两座公园均配太阳能夜灯,既保障夜间安全,又添乡村夜景亮色。
口袋公园建设清理环境“死角”,更带动村民主动维护:垃圾分类、爱护绿植成为自觉行动,乡村人居环境实现“颜值”与“宜居度”双提升,为风貌示范带筑牢生态基底。
丰富游客体验,打造文旅“新节点”
金光村法治公园紧邻彩虹骑行道,园内休息区、绿植与法律知识宣传栏系统呈现法治文化。珠三角游客李先生携家人骑行至此停留:“本来感受乡村风光,还能学法律知识,孩子提问不断,收获满满。”九和村禁毒公园通过禁毒知识栏直观普及防毒常识,亲子游客驻足学习,把“防毒意识”融入旅行;芫芬村党建公园、九和圩镇人大公园凭鲜明主题,成为游客感受基层治理文化、红色文化的重要窗口。
与此同时,九和镇将口袋公园与温泉、客家农家乐、生态采摘园有机串联,丰富“温泉+文旅”业态:游客打卡公园后,可体验御临门温泉康养,采摘“23.5度”柚、春甜桔,品尝客家美食,形成“短途游、深度玩”模式,有效延长停留时间,助力“文旅名镇”建设。
筑牢精神文明,打造文化“新阵地”
九和圩镇人大公园内,民法典、人大代表选举知识标识清晰,村民议事会墙绘生动,群众散步即可了解基层民主与法律常识,增强对人大工作的认同感与法治意识;九和村禁毒公园图文并茂呈现毒品危害,成为“流动课堂”,家长主动带孩子学习,“从小培养防毒意识”成共识;金光村法治公园聚焦普法,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法律,村民遇纠纷常说“去公园看看法律,按规矩办事”,法治观念深入人心;芫芬村党建公园是红色文化传播阵地,“不忘初心”红色宣传语、五角星景观成为党员重温初心、群众学习党史的“精神打卡点”,凝聚“跟党走、谋发展”共识。
如今,口袋公园已集“环境改善、文旅服务、文化传播”于一体。下一步,九和镇将深化口袋公园建设运营,让“小天地” 释放更大能量,为打造“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样板和构建生态宜居绿美乡村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