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我镇农村削坡建房风险排查整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农村削坡建房风险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建村〔2020〕76号)、《河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河源市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河府办〔2020〕4号)和《河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河源市农村削坡建房风险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河住建通〔2020〕95号)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自然灾害防治重大工程实施的重大决策部署,坚决完成上级有关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的工作部署,全面开展农村削坡建房风险排查整治,防范农村削坡建房周边区域发生地质灾害,提高农村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整治范围
本方案中农村削坡建房是指农村地区村民在以切削山坡方式平整出来的土地及其周边区域自行建设的住宅房屋。
农村削坡建房风险是指在农村削坡建房点及其周边区域,因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可能造成山体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风险。
农村削坡建房风险整治的范围是经风险排查后认定为需要采取避险搬迁、工程治理、简易治理等措施整治的农民自建住宅房屋。
(三)工作原则
属地管理原则。按照“ 省级指导、地市统筹、县为主体、镇村实施”的原则,各村(社区)和镇直有关部门要全面落实好农村削坡建房风险排查整治责任,做到镇干包村、村干包户、户主配合,确保全镇上下共同参与开展风险排查整治工作。
安全优先原则。按照“先急后缓”“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优先解决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极高、高风险边坡的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循序渐进原则。科学统筹规划,循序渐进地推进农村削坡建房风险整治。经核查确定的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都要进行整治,在综合治理过程中,首先整治极高、高风险边坡的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其次整治农村削坡建房中风险点,再次整治农村削坡建房低风险点。
分类施策原则。结合风险点实际,按照“一户一策”的原则,建档立卡,因户施策,制定有效、管用、符合实际的综合治理措施,明晰治理对象,分类分步组织实施。根据各风险点的具体情况,采取避险搬迁、工程治理、简易治理等整治措施降低农村削坡建房风险。
(四)工作目标
2020-2022年,共计完成140户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综合治理,其中:高风险25户,中风险74户,低风险41户,实现降风险、减存量、遏增量的工作目标。
二、重点任务
(一)全面排查存量,建立整治台账。
按照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的《广东省农村削坡建房地质灾害风险管控指引(试行)》中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等级认定标准,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全面开展农村削坡建房点的边坡风险等级排查认定工作(附件2),排查对象是2020年1月1日前已建设完成并入住使用的农村削坡建设的住宅房屋,重点排查农村削坡建房点周边人工切削山坡和山体地质风险状况,建立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整治工作台账(附件1),锁定既有存量。
(二)分类组织实施,有序开展整治。
对已排查出的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按照风险等级,精准施策,分类处理,有序开展整治。
1.采取避险搬迁。对于边坡风险高、工程治理难度大、治理费用大于避险搬迁投入的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实施避险搬迁,消除风险。
2.实施工程治理。对于通过实施边坡防护能消除或降低地质灾害风险的,须在镇人民政府的监督指导下,委托专业技术队伍因地制宜制定整治方案,有计划实施边坡工程治理。同时,由镇政府组织有关部门组成验收组,对实施边坡治理工程进行施工验收(附件3)。
3.采取简易治理。村民在镇人民政府的监督指导下,采取削坡减载、坡面防护、挖排水沟、筑挡土墙等技术措施由村民自行治理,降低风险或消除风险。
(三)加强台账管理,按时报送进度。
对于治理完成的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应组织竣工验收。通过验收的风险点应予以销号或调整风险等级,并及时更新整治台账。各村(社区)于每年的6月20日、12月20日前将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整治台账报送镇农村削坡建房风险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加强用地管理,坚决遏制增量。
各村(社区)要认真落实《河源市农村村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严格执行《紫金县农村居民削坡建房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紫府办﹝2019﹞12号),强化农村建房全程监管,进一步加强削坡建房的用地建房巡查和对违法用地的制止,从源头上遏制新增削坡建房风险点。对2020年1月1日以后削坡建设的农村住宅房屋,应作为新增削坡建房点予以区别处理。
(五)加强巡查预警,做好重点监测。
各村(社区)要落实防控责任,以行政村(居委会)为单元,对削坡建房实行群测群防和网格化管理,建立驻村领导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村民小组长包组的防控体系,加强削坡建房风险点的巡查、监测和预警,对危险等级高、受威胁人口较多、容易发生事故的削坡建房风险点进行重点监测,加强汛期预警预报工作,确保隐患点周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展督导督查。
为加强对农村削坡建房风险排查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镇政府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镇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农村削坡建房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督导检查,采取抽查、交叉检查、专项督查、实地勘查等方式,对各村(社区)农村削坡建房整治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做到无死角、无盲区,形成镇、村齐抓共管的格局,确保农村削坡建房整治工作顺利完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镇规划建设办),由镇规划建设办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整治进度跟踪上报和整治台账建立完善。各村(社区)应在每月月底上报当月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整治进度表(附件7)。
(二)积极筹措资金,做好资金保障。
各村(社区)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和动员群众自筹资金开展治理或避险搬迁,鼓励社会各界以捐赠的方式,支持农户避险搬迁和简易治理。同时,结合县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如期完成削坡建房风险整治验收的农户给予适当补助的资金,力争整治效果再提升。
(三)加大宣传教育,提高防灾意识。
各村(社区)要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通过制作警示标志,印发宣传单、工作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预防通知书,做好风险点监测记录和开展业务培训等方式,普及农村削坡建房安全知识,提高农村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广泛宣传农村削坡建房整治工作的目的、意义,大力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附件:
1.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整治台账
2.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排查认定表
3.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整治项目验收表
4.好义镇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综合治理三年计划任务
5.削坡建房地质灾害预防通知书
6.农村削坡建房地质灾害风险点监测记录
7.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整治进度表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