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功能栏目 > 新闻轮播图

【百千万·见成效系列报道⑧】科技赋能,打造蝉茶产业“新引擎”

发布时间:2025-07-25 来源: 本网 阅读人次: -
【字体:

  紫金县作为粤北生态发展区的重要县域,紧抓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机遇,以“三年初见成效”为目标,围绕县域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民生福祉、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革五大核心任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年来,紫金县通过特色产业突围、城乡功能互补、生态价值转化等实践,初步形成可复制的“山区县振兴路径”。紫金发布推出系列报道,解码紫金如何以“百千万工程”为笔,绘就城乡融合发展美丽画卷。

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内,灯光渐暗、大屏幕亮起——紫金蝉茶的品牌故事以诗意的镜头娓娓道来。从茶园到杯中的匠心之旅,这场沉浸式品牌大片让现场嘉宾仿佛置身“蜜香万家”的诗意画卷。5月21日,值第七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开幕之际,紫金县以一场全球品牌发布会,正式宣告蝉茶产业迈入品牌化、国际化发展新征程。

IMGL2245-opq3661573527.jpg

这场跨越千里的品牌蝶变,正是紫金县实施“百千万工程”三年间,以科技赋能打造“生产+加工+旅游”全产业链的生动注脚。从守护一只小绿叶蝉到构建百亿级产业集群,紫金正用科技之笔书写着山区县振兴的“新茶经”。

图片

守护“虫媒”密码

科技让小蝉成就大产业

“传统制茶靠老师傅手感,我们现在都是半人工半机械化。”紫金客茶谷加工坊内,经理陈子玲指着萎凋槽、揉捻机介绍,恒温恒湿的环境控制与精准力道调节,使蝉茶良品率大幅提升。但在这条现代化产线上,真正决定品质的“主角”却是体长仅3.3毫米的小绿叶蝉。

“高端的紫金蝉茶需要小绿叶蝉叮咬叶片七到八成,它们的‘干饭能力’直接影响蝉茶品质。”在紫金小绿叶蝉实验室内,华南农业大学茶学系讲师李丹展示着虫情监测平台的数据,通过巡检与地面观测点联动,茶园虫情动态实时呈现。李丹解释,小绿叶蝉唾液与茶树组织的生化反应,正是蝉茶独特蜜香风味的关键,这也是其斩获221项权威荣誉的秘诀。

图片

图片

为守护这支“虫媒部队”,紫金县与高校合作开发保护性释放技术,通过人工干预增加虫群密度。紫金县构建起适宜小绿叶蝉生存的生态系统,推动紫金蝉茶产量质量双提升。三年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从3.8万亩扩展至8.5万亩,标准化生态茶园占比超80%,蝉茶产值从14亿元跃升至18亿元,带动万千茶农增收。

延伸产业链条

从茶园到景区的融合试验

在祥发茶行的展柜里,冷泡茶、茶酒、茶片糖等新品吸引年轻客群驻足。“传统卖茶受限于场景和人群,功能性茶饮能打破时空限制。”负责人陈炯昌边冲泡杯泡茶边说。这种适配办公场景的产品,正是紫金蝉茶产业拓展消费场景的探索之一。

产业链延伸的触角更延伸至文旅领域。“来茶山不仅能赏景,还能学手艺。”紫金县文广旅体局局长刘海洋指着“蝉茶之乡·甜蜜之旅”线路图介绍,两条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将采茶、制茶、品茶体验串联,2024年吸引游客82.91万人次,旅游收入达8.16亿元。

图片

紫金客茶谷内,制茶体验坊飘出阵阵茶香,游客正跟着师傅学习揉捻技巧;茶产品展示长廊里,茶宴菜单上的各类茶叶菜品令人垂涎。“我们正在冲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陈子玲透露,今年蝉茶上市就预售3000斤,实现“未采先订”。景区“生产+加工+旅游”多业态深度融合,全链条协同激发茶旅经济活力。

图片

从守护一只小虫到构建全产业链,紫金县以科技为笔、生态为纸,将蝉茶从“虫咬叶”锻造成“金产业”。正如品牌发布会所宣告的:当“蜜香天成”的紫金蝉茶成为全球茶桌上的“中国味道”,这片叶子正承载着万千茶农的致富梦,飞向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