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假前
(一)强化责任意识。提高思想政治站位,各学校(含幼儿园,下同)要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深刻认识疫情防控严峻性、复杂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松劲心态,进一步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部门主管责任,强化学校主体责任和校(园)长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责任,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专班继续运行,坚持疫情防控不放松、校园管控不放松、全面摸排不放松,落实落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牢牢守住我县教育系统疫情防线,确保假期校园安全、稳定。
(二)加强校园日常管理。根据《校园网格化管理制度》科学划定疫情防控网格,明确网格责任人和职责。要进一步完善进出学校、教学、就餐、住宿、课外活动等的行为规范,最大限度减少师生聚集,严把校门入口关,“三人小组”坚守值班工作。要按照上级有关疫情防控和安全工作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期末及寒假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细化假期校园管理和人员管控方案,落实应急值班值守制度,制定假期值班安排表,明确值班领导和值班人员的要求。
(三)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与当党委、政府、社区(村)、卫生部门的联系沟通,加强联防控。要发挥卫生副校长的作用,提高学校的卫生工作水平。建立健全家校联系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学校、班级及学生和家长沟通联系机制,学校要对所有教职员工和学生及家长的联系方式进行备案,学校及班主任要随时掌握学生的有关情况,确保突发情况下沟通联系畅通,并按上级防控工作要求做好相关信息上报工作。
(四)开展假期安全教育。一是各校要在假期前进行一次安全教育讲座,重点加强疫情防控、防火、防煤气中毒、燃放烟花爆竹、道路交通、食品卫生、传染病防控等相关知识教育,强化学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二是加强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通过紫金教育资讯、致家长一封信、短信等方式,告知家长放假时间,提醒家长加强对孩子假期管护,尽可能做到非必要不外出。要科学安排假期学习、生活和体育锻炼,督促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使孩子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有意义的寒假。
(五)开展学校安全检查和整治。要切实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假期前做好消防、交通(校车)、校舍、边坡、在建工程、危化品、用电等方面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治工作,消除隐患。
(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假期前组织开展一次爱国卫生运动,对教室、办公室、图书馆(室)、食堂、宿舍等重点场所进行消毒消杀、保洁、通风换气。强化对校园冷链食品的安全监管,尽量避免采购和使用进口冷冻食品,对各类饭菜要严格按照规范程序进行加工烹饪,确保食品安全。
二、寒假期间
(一)做好校园防控管理。假期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能进入校园。加强校内应急值班、居住人员的管理,严格执行人员进校测温登记制度,做好实名登记、追踪、报告工作。严格落实应急值班制度,值班领导和值班人员务必确保信息畅通,如发生突发事件要立即按照要求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处置。要加强治安联防,注意重点场所、部位防控,确保学校财产安全。
(二)加强师生假期安全指导。一是落实居家防控要求,指导学生每日健康自检,加强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作息习惯。做好室内清洁卫生,保持空气流通。二是指导学生科学佩戴口罩。在人员流动性较大、相对密闭的公共场所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内,须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三是假期尽量做到非必要不外出、串门、聚餐,少去人员密集场所。确需外出的,乘坐各类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全程佩戴口罩,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外出时避免聚集,与他人尽可能保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乘坐电梯及公共交通工具尽量少接触公共物品,强化手卫生。
(三)指导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家长落实假期疫情防控措施,配合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育锻炼,引导学生规律作息,坚持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注意用眼卫生,适当控制使用电子终端设备,保护视力。指导家长密切关注学生心理状态,缓解心理压力,如发现学生有心理异常情况,及时向老师或专业人员求助。
三、开学前
(一)做好返校保障。各学校应提前做好各项返校准备和保障工作,校领导、行政人员、班主任、校医、后勤人员等应提前到校,确保返校正常秩序。根据《紫金县中小学校(幼儿园)新冠病毒感染防控物资筹备工作指引》备齐备足1个月的防控物资,特别洗手液、消毒液、口罩等。
(二)加强健康监测。精准掌握师生员工在春季开学返校前14天内的行踪和健康状况,开展健康监测,并填写好《紫金县教育系统师生健康监测登记表》。开学返校前14天内有境外(含港台地区)旅居史的人员,入境后应按照相关省相关防疫规定执行健康监测和管理。有国内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应进行14天的集中健康观察。有国内中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须提供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健康通行“绿码”。提醒师生返校途中做好个人安全防护,返校前如有发热、干咳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并按规定申报。
(三)做好食堂、饮用水的安全监管。严格落实食堂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食堂进货严格落实索证索票,不使用来源不明的家禽家畜或野生动物。在卫生健康部门的指导下加强对自备水源的防护,做好供水设施(自备水源、二次供水设施、食堂蓄水池、饮水机等)的清洁、消毒工作。通过自备水源、二次供水设施提供的学生生活饮用水,开学前必须监测合格后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