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紫城镇人民政府 > 其他

紫城镇多措并举推动撂荒耕地复耕复种

发布时间:2021-07-16 来源: 本网 阅读人次: -
【字体:

  耕地是农业发展之基、农民安身之本。近期来,紫城镇深入贯彻县有关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的会议精神,坚持把撂荒地整治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内容来抓,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

  一、压实责任“强保障”。6月来,先后召开4次工作会议全面安排部署,镇上成立以书记担任组长、镇长担任副组长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各村成立以包村领导为组长、村支书为副组长,各自然村小组长为成员的工作推进组,形成了“三级干部包户包地块”的责任体系。细化工作措施,明确复耕复种农作物要求,即优先考虑水稻,其次是其他粮食作物,不得“非粮化”;明确复耕复种完成时限,要求在7月中下旬到8月上旬,确保完成撂荒地复耕复种任务。

图片1.png

  二、精准摸排“清底数”。按照“干部包抓”责任体系,镇村组干部深入农户、田间地头,逐户对撂荒地进行“地毯式”“拉网式”摸排登记,厘清撂荒面积、承包关系、位置、耕种现状等情况,为复耕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通过摸排,全镇大于15亩撂荒地共计197宗5134.4亩,涉及33个村(居)、260个生产队、4650户农户,其中已复耕的453.17亩,不可复耕面积1586.23亩(其中沼泽地23块地共494.41亩;在山上19块共439.01亩;河边损毁4块共62.55亩;已征收地15块共445.36亩,涉及中埔、城西、城南、林田、蓝坑等5个村;其他情形7块共145.09亩),下造需复耕任务3095.01亩。

图片2.png

图片3.png

  三、因户施策“抓整治”。对排摸出的撂荒地,以自然村为单位,召开座谈会进行分析研判,实行“一户一策”“一地一策”,探索“农户自愿、亲友代管、合作社土地流转、村委会连片流转”的复耕新模式,鼓励有劳力的农户自行复耕。为宣传发动群众自主开垦复耕,全镇各村陆续召开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会议,并要求农户签订“撂荒耕地复垦承诺书”。现已开展3个村(乌石、黄花、新庄)的撂荒耕地清表工作,开垦面积约38.6亩。

图片4.png

图片5.png

图片6.png

  四、健全机制“促成效”。严格落实相关耕地保护措施,明确不进行复耕复种的将予以严厉管制,一是撂荒户连续撂荒耕地一年以上的,次年起停止对该户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即“种粮直补”),二是对连续撂荒2年以上的耕地,村委会通过村民自治及村规民约等手段,依法流转给第三方耕种,并依法收回撂荒户的耕地承包权,收回耕地所产生的一切收益均归集体所有,以此确保撂荒地整治工作取得长久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