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坝镇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2-01-10 来源: 本网 阅读人次: -
【字体:

  中坝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决策部署,主动调频对标,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在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以“融湾”为纲、“融深”为牵引,全域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社会治安总体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经济发展稳步提增

  对标中坝建设成为东部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战略部署,全面谋划“十四五”发展蓝图。守住粮食安全生产底线,划分粮食生产功能区12533.43亩,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土地确权颁证,完成撂荒耕地复耕复种面积1902亩。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连片土地流转经营,共创办种养综合开发基地11个,申报实施“一村一品”3个,规模种植茶叶975亩、南药415亩等,“三鸟”等禽畜供应稳定。支持富源实业克服疫情影响保持正常生产,发展光伏发电项目415.4千瓦,建成运营12个电商站点,引进企业到圩镇兴办商场,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21年,财税收入计划987万元,截至11月份止完成税收915万元,占年度任务93%。

  (二)疫情防控扎实有效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织密织牢疫情防控“四个一”工作体系,充分发挥“网格化、专业化、数据化”三大防控机制作用,依托“三人小组”,持续开展重点人群网格排查,发挥发热门诊、药店等哨点作用,加强重点场所和社会面管控,全面铺开新冠疫苗接种,着力构建全民免疫屏障,实现了确诊病例、疑似病例“零发生”。

  (三)乡村振兴成效明显

  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实施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全镇纳入返贫监测户1户,预返贫监测对象4户,保持现有扶贫政策、机制稳定性,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建立健全扶贫资产长效运营管护机制,出台《中坝镇人民政府挂扶村可开发贫困户帮扶激励机制奖励方案》的实施方案》,确保“两易”对象实现稳定脱贫。

  二是全域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对标“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标准,深入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扫尾行动,今年共拆除危旧房屋等875处约13.27万平方米,特别是10月21日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场推进会以来拆除危旧房屋等455处约6.67万平方米;同时持续推进“厕所革命”、禽畜圈养、巷道建设、“四小园”等美化绿化项目,推行农村宅基地审批制度,出台卫生保洁费用收取指导意见,建立健全生活垃圾长效运转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农村风貌和宜居水平。

  三是扎实推进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帮扶工作队迅速与镇党委、政府形成合力,共同探讨谋划镇级主导产业建设,引进团队规划美丽圩镇蓝图,动员帮扶单位初步集资30万元建设沿河休闲碧道,充分发挥了帮扶工作队的振兴思路和资源优势。同时,派驻3名工作队员兼任驻村第一书记,深入各村实地开展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返贫监测和消费帮扶等工作,为中坝振兴发展注入新活力。

  (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重新编制镇村空间规划,积极储备基础建设项目,力争更多项目纳入上级“十四五”规划。省道S120线乐平村至风门坳段路面升级改造工程如期竣工,县道186线贺光口至贺光店段升级改造工程投入使用,中心村船南桥、塔凹村中坝桥建成通车。现阶段全力推动过境路落地建设,大力实施袁田村至广福村产业升级路,动工打造沿国道G355、省道S120风貌带,加快推进镇级及周边村自来水扩网工程和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工程,着力完善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入户管网,规划建设沿中坝河休闲健身碧道,不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五)社会治理不断加强

  强化安全生产底线意识,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加强应急管理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全面排查整治各行业各领域安全隐患,整治核销地质灾害点1处,整治验收削坡建房风险点147个,消除养殖场安全隐患3处;设立劝导站2处,常态化开展货运车辆、摩电车辆集中整治行动89次,查处违法违规上路831宗,开展摩电驾驶证“送考下乡”2900多人等。强化生态红线意识,整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案件2宗,整改土地卫片图斑64宗,依法取缔非法洗砂场2间;建设智慧云喇叭投入23万元,聘请“森林防灭火加强月”临时护林员19人,全力确保森林“零山火”。着力化解矛盾纠纷,调处信访信息系统交办案件14起,群众来信来访案件11起,排查矛盾纠纷信访积案8起,已成功调处化解6起,社会总体形势稳定。

  (六)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一是加强政治建设坚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健全党委议事制度,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理论学习中心组和“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实行“学习强国”积分激励机制,深入实施党史学习教育,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加强基层党建。压实基层党支部书记从严管党治党责任,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115”工作机制,严格落实“三会一课”,规范基层党支部建设,严把党员发展“入口关”,积极培养后备干部,村(社区)支部书记实现“三个一肩挑”。完善镇村党建教育阵地,北坑党建品牌示范点被评为“红旗村”塔凹村支部书记被评为“红旗手”,广福软弱涣散顺利“摘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得到显著提升。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推动人才储备工作,明确选人用人导向,选优配强干部队伍。严格执行“十严禁”“八不准”换届纪律,镇级领导班子换届全面贯彻组织意图,及时调整班子分工、驻村安排及“三大平台”成员,主动承接体制改革 下放的权责清单,整合应急、消防、三防、森林防灭火资源,理顺行政执法管理权限,内设机构改革职能顺利交接。充分开展谈心谈话,加强干部教育管理,建立移动协同请销假和考勤制度,落实重点领域、重点岗位、重点项目的廉政风险防控,营造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政治生态。

  二、主要问题与不足

  我镇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层次低、规模小,一、二、三产业融合联动的局面尚未形成。二是民生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未能满足群众对生产生活需求,特别是人民期待多年的过境路建设,由于征地拆迁费用难以筹集一直未能正式动工。三是防范化解风险能力仍需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亟需提升。四是党员干部适应新形势、展现新作为的主动性和执行力仍有待提升。对此,我们将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三、2022年工作计划

  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县委“三地建设”总体要求、“12345”总体部署及“六聚力六共享”具体安排,把握乡村振兴机遇,厚植生态发展优势,深挖“中山文化”内涵,补齐基础设施欠账,推动镇级农产业实现品牌化、规模化、多元化发展,进一步整合人文、农业、生态、自然等资源,致力打造以传统教育、农耕体验、休闲观光等相结合的旅游线路,带动镇级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一)全力推动产业发展。立足区域优势及资源特色,紧扣镇级主导产业发展,大力发展茶叶、南药产业,重点扶持发展茶叶种植加工、艾草种植、采摘、品尝、加工、疗养一体化和五指毛桃种植、加工一体化产业发展等;着力发展农业休闲观光与康养产业,重点扶持发展剡洲农业田园综合体、华山康养山村、北坑民宿等休闲业态。

  (二)厚植生态发展优势。高度重视做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案件整改工作,建立健全准入审批及长效管护机制。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严格落实河长制,深化河湖清洁专项行动,抓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理,严厉打击乱搭乱建、非法开采等违法行为,加大生活垃圾处理力度。落实最严格的森林防灭火工作责任制,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三)着力创建美丽乡村。以开展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为契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持现有扶贫政策、机制稳定性,健全“两易”人员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持续发力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深入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扫尾工作,有效推进畜禽圈养,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因地制宜建设“四小园”,优化宅基地规划建设审批流程,强化农房风貌管控,推动美丽圩镇建设,大力推进国道G355风貌带、省道S120风貌带、中坝河休闲健身风貌带建设,如期完成袁田至广福产业路升级改造工程,启动沿河休闲健身碧道建设,推动过境路建设加快进入施工阶段,推动广福至石坑连接汕湛高速紫金东出口道路建设等。

  (四)聚力增进民生福祉。切实做好劳动就业服务工作,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全力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和临时救助工作。提升文化站和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服务等级,坚持举办奖教奖学表彰大会,完善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深化平安镇村、法治镇村建设,巩固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和重点行业整治,集中开展打击“小黑小恶”专项行动。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突出抓好地质灾害、道路交通、森林防灭火等重点领域监管,坚决守住不发生各类较大以上安全事故的底线。

  (五)全面加强党建引领。强化思想政治建设,自觉增强“四个自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努力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树立明确用人导向,大力培养使用忠诚干净、求真务实、迎难而上、主动适应时代变化和发展需求的干部,努力形成勇于担当、勤勉尽责的工作氛围。持续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落细,以“零容忍”的态度加大对“四风”问题”的整治及违规违纪案件的查办惩处力度,为各项事业发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