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4-02-08 来源: 紫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阅读人次: -
【字体:

  2023年,紫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密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八届六次全会部署以及县委、县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秉持依法行政理念,围绕市场监管职能,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的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为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现将本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始终坚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关于法治建设重大部署,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站位全局、厘清思路、科学谋划,推动工作高效落实;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内法规。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我局各级党组织的第一议题和长期主题,学思践悟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2023年以来,组织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5次,干部职工集体学习会议14次,专题宣讲会2次,意识形态学习研判会议4次,参观红色革命基地1次,学习培训人数达1440余人次。

  二是以主题教育为抓手,紧密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聚焦主题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具体目标,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系统设计,统筹协调,坚持将理论学习、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工作融为一体,引导党员干部以学铸魂、增智、正风、促干。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引导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截至目前,已开展专题辅导2次,支部书记上党课8次,发放学习书籍172册。

  三是结合业务培训,将法治教育纳入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计划。制定并发布《2023年紫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和《紫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强化干部队伍学法用法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推动学法在全系统蔚然成风,切实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组织培训7次,参培450余人次。

  (二)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扎实推动市场监管事业法治化建设

  一是全面落实中央《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头雁作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宪法法律至上,自觉用法治思维谋划工作,对法治政府建设重要工作带头研究部署。严格依法依规决策,带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将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纳入述职报告。

  二是注重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审议。推进规范局领导班子集体决策行为,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提升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同时认真履行本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我局拟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认真听取汇报并组织班子会议集体审议,保障我局规范性文件质量;认真审议法治建设重要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有关重大问题,为推进法治建设提供保障。

  三是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聘请法律顾问,在重大行政决策、颁布规范性文件、疑难执法问题等方面上听取法律顾问的意见,促进行政执法更加规范化、严谨、合理。

  (三)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为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

  靶向发力、建章立制,着力创优高效一流营商环境。严格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八届六次全会部署,建章立制,将法治建设与优化营商环境紧密结合,把惠企政策书面化制度化,创建广大经营主体营造更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发展环境,为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一是优化企业开办服务。全面推行“线上服务”,鼓励引导各类市场主体通过全程电子化、企业开办专窗办理设立登记。持续优化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服务,加快推进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等应用,实现企业设立登记0.5个工作日办结,对材料齐全的,当场登记、即来即办常态化。截至目前,全县新增市场主体3337户,同比增长10.01%,其中成功办理2453份全程电子化业务,同比增长46.9%。二是落实助企纾困工作。印发《紫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大走访工作方案》,对在我县新设立的627家企业进行了全覆盖走访调研,了解并解决企业在发展中新遇到的、需要帮助协调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听取企业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宣传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及文件精神。切实做到企业问题“底子清”“情况明”,夯实助企纾困基础。同时,积极开通“个转企”全流程“绿色通道”,对转型升级为企业的个体工商户办理证照变更登记等业务,简化材料、合并程序、高速审批,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发展,关心个体私营企业生产经营等重大问题,积极为个体私营企业纾困解难。 截至目前,我县已培育“个转企”对象201户,今年新培育“个转企”对象11户。

  推动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着力营造企业创新生态环境 。紧紧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八届六次全会部署,推动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汽车家电展会知识产权保护、重点市场专项整治等一系列行动,截至目前,我县共出动执法人员322人次,检查经营主体152户次,共立案知识产权行政案件6宗,办结5宗,罚没金额0.557万元。积极推进商标品牌建设,指导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紫金春甜桔”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申请工作,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经出具商标注册申请受理通知书,指导紫金县广东黄花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高价值商标品牌培育大赛中喜获“商标品牌培育银奖”。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组织召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座谈会,开展“入园惠企”专项活动,现场提供首贷办理业务等措施,不断加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推广力度,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价值作用,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截至目前,我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共登记5笔,登记金额2.23亿元。

  (四)聚焦“四大重点领域”监管,着力营造平稳有序的市场环境

  一是夯实食品安全监管。常态化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截至目前全县包保工作实现“7个100%”:全县摸底核实包保主体7887家;包保干部1546人。清单建立率100%,建立责任清单7887条。组织承诺100%,签订承诺书9433份。宣传率100%,包保主体均已覆盖一轮面对面宣传。培训率100%,包保干部或其联络员、定向联系人和包保主体均已接受至少一轮培训。督导率100%,2023年前三季度均全覆盖完成现场督导。督查率100%,2022年全县对照《督查清单》开展督查,2023年前三季度全县、乡两级已全部对照《督查清单》开展督查。持续做好民生实事工作,制定好年度抽检快检计划,目前,已完成抽检1800批次,食用农产品快检18360批次。

  二是保障药品质量安全。深入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及医疗器械的违法行为,截至目前,检查各类药械化经营单位919家次,立案24宗。持续推动便民药品微改革工作,推动7家便利店办理药品经营许可;为节约药品资源,防止滥用药物,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避免过期药物污染环境,推动6家零售药店开展家庭过期药品回收工作。

  三是提升特种设备监管水平。积极组织开展各项特种设备专项整治,落实特种设备安全四个最严要求,结合2023年“安全生产紫金行”“安全生产月”活动。强化安全教育,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截至目前,全县共出动1525人次,检查相关使用单位550家次,检查特种设备773台套,发出安全监察指令书90份,消除安全隐患90宗。共查处特种设备类案件10宗,罚没13.6万元。

  四是强化产品质量安全。开展燃气器具及配件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电动自行车及电池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区域产业集群产品质量专项整治提升行动等一系列工作,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832人次,检查工业产品经营户921家次。立案工业产品类案件25宗。

  (五)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升行政执法公信力

  严格规范执法办案。修订《紫金县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2023修订)》并通过司法审查对社会公示,明确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的原则、适用条件、处罚幅度,进一步推动依法行政,规范行使自由裁量权。加强职业化市场监管执法队伍建设,强化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开展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确认和执法证件管理工作。目前承担执法办案职能的14个基层市场监督管理所和2个大队121名执法人员全部取得行政执法证,行政执法人员在进行监督检查、调查取证、采取强制措施和强制执行、送达执法文书等执法活动时,必须主动出示执法证件,向当事人和相关人员表明身份。

  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一是深入贯彻落实执法公示制度。充分利用好广东省执法信息公示平台及河源市行政执法办案平台,规范行政执法事前事中事后公开,依法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有关执法信息,保障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众的参与权、知情权、救济权、监督权。二是严格执行法制审核,在依法作出涉及行政相对人重大权益或者社会影响较大的行政执法决定之前,对其合法性、适当性进行审核。未经法制机构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三是规范全过程记录制度,严格执行《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文书格式范本》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许可等文书格式范本,全面、准确、及时记录行政执法各个环节,确保执法活动全过程有纸质或电子文件记录。严格按照规定,制作执法文书,管理和保存执法卷宗。

  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兼顾执法温度。坚持严格执法与优化营商环境并重,灵活采取说服教育、行政约谈等服务型执法、柔性执法方式,为企业实现绿色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落实更接“地气”的执法模式,坚持“温度”与“力度”相结合,推深做实各项利企举措,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今年来检查发现风险隐患132个、责令整改114个、立案18宗,召开药品等行业座谈会3次,各基层所开展食品、药品、电动车等重点领域行业约谈13次。

  强化行政复议应诉。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加强和规范行政应诉工作,切实履行答辩举证、出庭应诉、履行生效裁判等行政应诉法定职责。

  二、存在问题

  2023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执法队伍部分干部业务能力与新形势要求还有差距。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行政执法队伍的法治意识和执法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与全面深入推进市场监管和法治政府建设还有一定的差距。监管任务众多、专业知识欠缺、人员的知识结构未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的市场监管形势,尤其是在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方面的专业执法人员严重不足。二是案件查办深挖扩线能力仍需加强,精品案件较少。三是执法力量与执法需求不相适应。基层单位“人少事多”,一人多职一岗多责,执法队伍无法专职化,执法效能大打折扣,监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四是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的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五是新业态、新行业的不断涌现客观上带来了监管边界不够清晰、监管规范不够明确的问题,网络订餐、直播带货、网络售药、预制菜等新兴产业发展带来新的风险隐患和监管难题。新业态新领域的监管执法有待进一步完善。市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高。面对形势变化和繁重的监管任务,监管资源、监管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基层建设需要继续加强。

  三、下一步打算

  (一)聚焦市场竞争体系,为构建优良营商环境提供法制保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推进市场监管领域“智慧监管”“信用监管”“法治监管”,优化提升行政审批流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经营主体高质量倍增和健康发展。着力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体系。持续完善“双随机、一公开”事中事后监管方式,深入推进信用监管,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和价格监测,加大消费维权力度,全力保障市场秩序公平有序。

  (二)强化学习提升本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市场监管领域法治宣传建设,把法治建设与市场监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全面压实法治建设责任,营造依法治理、崇德向善、文明守法的良好学习氛围,不断提高法治素养和综合素质。

  (三)坚决守住市场监管安全底线。强化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等民生领域安全监管,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筑牢民生安全底线,不断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