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县农业农村局2020年重点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20-02-07 来源: 本网 阅读人次: -
【字体:

  今年,我局将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久久为功,扎实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确保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一是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进一步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加强教育培训。二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构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对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对标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硬任务扎实推动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和《关于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2020年要实现80%以上行政村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40%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成功创建3个特色精品村。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提升创建成果。进一步完善村庄规划建设、环境卫生治理、公共服务设施维护、村规民约等各项管理长效机制,着力构建政府引导、村民参与、共同管理、共同监督的管理模式。五是注重统筹协调,聚焦聚力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是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深入开展“乡风文明我先行”活动,加强农村基层治理,大力推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二、深入推进“四子”产业建设

  优化农业产业功能布局,扎实推进龙窝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镇建设,开展产业兴边富民行动,扶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健全农产品流通渠道。鼓励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通过土地托管、吸收农民入股方式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加强农业综合体项目引进力度,推动农旅融合发展。一是保障“米袋子”产业。2020年我县要实现粮食播种面积42.2万亩(不含江东新区),总产18万吨,确保粮食生产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二是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一要抓好龙头企业管理和家庭农场培育和认定工作,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落实扶持政策,2020年拟培育5家县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培育5个家庭农场,实现蔬菜年复种面积12.9万亩,总产19万吨,带动春甜桔、蔬菜、蓝塘猪、三黄鸡、蓝野猪等特色产业向绿色化、标准化、优质化、品牌化发展。三是强化“果盘子”产业。扩大春甜桔等特色水果的种植面积,2020年实现水果种植面积7.3万亩,总产7万吨,持续跟进紫金春甜桔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不断强化品牌宣传,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大春甜桔等特色水果的支持力度,争取财政资金投入,壮大春甜桔产业,促进果业增效、果农增收。四是继续打造“茶罐子”。高标准建设好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力争到2020年底,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年产值突破10亿元,把茶叶产业园打造成我县特色农业支柱产业,使紫金成为名副其实的“蜜香茶之乡”。一要夯实茶产业发展基础。继续坚持打造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黄花、蓝坑、彭坊、庄田等茶叶种植片区的建设,连片打造彭牌嶂、黄花横径新庄上庄、王告庄田等茶叶带,逐步形成多条茶产业生态景观长廊。借助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东风,打造紫金客茶谷、黄花庄园、金山美人长林谷农业公园、且珍壹佰生态园、金山庄园、金丰号茶叶基地、永光茶园等多个茶旅基地,逐步形成茶旅一体化发展集聚区。为未来几年打造出1个万亩、1个5千亩、5个千亩茶叶示范区奠定基础;二要提升茶叶加工水平。按照集中连片1000亩左右就近建一个中型加工厂,5000亩以上建一个大型加工厂进行科学规划布局,引导完善以自产自销小型加工场、加工大户、公司、合作社为主体的标准化加工厂和以规模企业为主体的大型现代化加工厂的二级加工体系;三要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打造以“紫金茶”为主的县域公共品牌,积极申请地理标志农产品,制定“紫金茶”产品标准和加工技术规程并严格执行,同时,组织办好紫金蝉茶文化节、深圳秋季茶博会组团参展等大型加大对企业名优茶叶品牌的宣传推介力度,组织办好斗茶赛、茶艺大赛等茶事活动;邀请深圳相关商户到我县现场考察和开展采购活动;四要强化专业人才培养。加强茶叶生产指导,邀请茶学专家到我县指导茶叶生产;定期下乡进村举办茶叶种植、绿色防控、管理等知识讲座,为茶农提供最新的茶园管理技术;鼓励支持企业、合作社外派技术人员到各产茶大县(市)考察学习。

  三、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一是继续做好我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在试点的基础上全县铺开,认真做好清产核资“回头看”工作,稳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确保2020年10月前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二是继续做好全县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回头看”工作,加强对镇、技术服务公司的沟通协调,完成省、市和县交办的目标任务。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加强政策引导和宣传力度,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和促进农村社会发展。三是继续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引导农村承包土地的合法、合理流转,加大土地流转的政策、法规和纠纷矛盾典型案例向农户进行宣传,不断提高其土地流转的法律意识。同时,加强对外推介招商,积极引进客商到我县发展规模种养业,促进农村土地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四是继续抓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以防农民负担反弹。五是持续推进2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020年计划完成财政部门移交的2019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高标准农田1.1万亩建设任务,抓实项目管理,严格按资金管理规定拨付资金。同时,全面推进2020年度河源市紫金县韩江流域(龙窝、敬梓镇)88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按省、市要求时间节点完成任务。

  四、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品牌建设

  一是抓好工程质量管理和规范项目资金管理。认真跟进项目进度管理、工程质量管理、档案资料管理、信息录入报备,严格按项目资金管理规定拨付项目资金。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提高安全优质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当前重要目标取向。继续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完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将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有条件的“菜篮子”基地全部纳入国家追溯平台管理,建立追溯示范点,示范应用国家溯源系统;推进“三品”认证工作,争取2020年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单位4家。

  五、大力发展畜牧渔业

  一是继续加强非洲猪瘟各项防控工作,按照《非洲猪瘟疫情应急预案》和国家Ⅰ级应急响应要求,围绕“严控、严查、严守”,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积极响应市防非指挥部集中大消毒活动。二是加强对兽药以及兽用生物制品的监管。强化养殖环节用药管理,加大兽药残留监控力度。监督指导养殖场建立用药记录制度。继续加大兽药残留监控力度,做好兽药质量监督抽检和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抽检工作,特别是“瘦肉精”的检测工作,确保我县畜产品的质量安全。三是抓好屠宰场监管和清理整改工作。依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屠宰环节非洲猪瘟检测工作的通知继续做好屠宰场两项制度的落实和不合格屠宰场的清理整改工作。四是持续推进我县畜牧渔业健康发展,确保生猪、三鸟、肉类与淡水养殖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2020年实现全县生猪饲养量29万头、出栏量18.2万头,耕牛存栏量3.71万头,保持2019年同期水平;三鸟饲养量842万只、出栏和自食643万只;肉类总产2.6万吨;水产品总产6602吨。五是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多村一品”思路,抓好畜牧业产业化调整,形成“蓝塘猪”、“三黄鸡”、“白鸽”等为重点的养殖产业发展格局,大力发展瘦肉型猪养殖基地、蓝野猪养殖基地、温氏鸡及三黄鸡养殖基地和天翔达白鸽养殖基地的工作,打造好义三黄胡须鸡养殖专业镇、义容天翔达白鸽养殖专业镇。同时抓好蓝塘猪保种与开发利用,做强做大蓝塘猪产业。六是持续做好渔业政策法规的宣传与《水域滩涂养殖使用证》的发证工作。

  六、积极开展农机农技推广工作

  一是加快普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重点抓好整镇建制推进,配方施肥信息系统服务,配方肥料推广等工作,确保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达到零增长目标。二是加快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向上级争取资金支持,逐步巩固建立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向智能化、信息化服务方向转变。三是做好水稻重大病虫监测预警及防控工作,2020年计划发出病虫情报10期以上,手机短信发布病虫信息4期,并依时完成国家、省下达的有害生物监测任务。认真组织人力、物力做好红火蚁发生区防控工作,抓好草地贪夜蛾的监测和防控。五是继续做好世行项目环境友好型种植业子项目实施。重点抓好农民技术培训指导和监督、积极树立示范推广先进典型和定点项目农资店的管理等。六是抓好农机科技示范主体建设。加强对农机科技示范主体的技术指导,在全县较大乡镇开展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和现代农业机械科技下乡服务活动。七是提高农机驾驶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深入全县各镇、村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做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作业场所的实地免费安全技术检验工作。八是继续做好2019年度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与改革补助项目和2019年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工作。

  七、多措并举做好综合执法工作

  一是切实做好农业综合执法监督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动,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认真落实应急、防灾减灾的情况统计,为局的全年工作顺利完成提供有力保障。二是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做好畜禽养殖数据核查,做好禁养区养殖场清理和违法排污行为的查处。三是加大畜禽养殖先进技术推广。加强兽医、鱼药、饲料添加剂利用的宣传指导和培训,调整养殖结构、合理整合资源,推进规模化、科学化养殖。四是加大农业执法力度。持续推进农业园区违建别墅清查工作,加强对中央环保督察交办工作“回头看”和农业面源污染涉案专项整治“回头看”,防止出现“死灰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