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县交通运输局推进县“十三五”规划 实施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18-11-21 来源: 本网 阅读人次: -
【字体:

县“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县交通运输局按照“实施‘四大战略’,打好‘四大会战’,全面决胜小康”的战略部署,以构建“西连南融”的快速通道和连接镇村、四通八达、安全畅通的农村公路网络为目标,全面巩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成果,大力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全国示范县创建,不断提升城乡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施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的交通运输基础。

一、主要措施及成效

两年多来,累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21.5亿元,其中高速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8.32亿元,国省道建设完成投资1.35亿元(不含省养公路),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86亿元。2017年1月,成功创建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6月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第一批创建县之一,8月被交通运输部评定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一是高速公路建设取得突破。紫金连接线顺利建成,紫金县城与高速公路连接网络便捷、顺畅,累计完成投资3.338亿元(2016年完成投资2000万元)。河惠莞高速公路有序推进,龙川至紫金段完成软基处理100%、土石方66%、涵洞100%、桥梁桩基础100%、隧道71%;河源紫金至惠州惠阳段全面完成征地拆迁工作,正在进行土石方工程、桥梁桩基础、隧道建设等项目施工。这几条高速公路建成后,将助推我县深度融入“深莞惠”2小时经济生活圈。

二是干线公路建设扎实推进。凤安新村大道(省道S230线义容至凤安段)顺利建成通车,全面助力凤安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沿线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安全。S340线御临门至九和段(河惠莞高速公路九和连接线)已进场施工,正在进行路基桥涵建设。G236线紫金黄花至城西段(安良大道南北贯通工程)市政道路部分征地拆迁工作有序开展,现已签订土地征收协议302亩、房屋拆迁协议19栋,国道部分已取得省交通运输厅初审意见,并上报省发改委待批复。

三是县乡公路网络衔接顺畅。Y180线南岭王告至德先楼三级公路改造工程全面完成,通往岭南建筑翘楚德先楼的道路得到畅通;完成县城至散滩公路提升工程,瓦溪四联至上濑公路、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旅游公路等桥涵构造物及路基施工有序开展;紫城榕林至龙窝宝洞公路已完成项目立项,正在开展施工图设计;完成新农村公路路面硬化220公里、危桥改造12座、窄路基路面拓宽270公里和公路安全隐患治理128公里,县境内交通“毛细血管”得到进一步畅通,群众出行更加方便。

四是客运站场建设实现新发展。县城二级公路客运站、九和综合服务站建设完成初步选址,正在进行项目用地及环评等手续报批;蓝塘综合服务站完成升级改造,完成投资227万元。

二、主要存在问题

多年来的交通运输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县委、县政府要求和人民群众期望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是公路现代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汕湛高速公路揭博段已建成通车,但我县交通运输方式单一现状仍未彻底改变,铁路、通用机场建设仍然空白,仅有公路运输,客运、货物运输仍主要靠省道和县乡公路,且高速公路网络不够完善,缺少直接联系深莞惠经济圈和河源都市圈的快捷通道,接受经济辐射影响能力有限。干线公路(国省道)等级仍然较低,一、二级公路占比偏小,穿越城镇路段街道化严重(如义容、龙窝、紫城、蓝塘等镇),交通拥堵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影响行车及群众安全。农村公路等级普遍较低,四级公路占比偏大。

二是交通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通达深度不足,县道与乡道、乡道与村道、村道与村道之间通联度不高、连接不顺畅,交通通行能力有限;农村路网多为支状辐射结构,仍然存在一些“断头路”“瓶颈路”和危、窄桥,未能连通成片、成网,且大部分公路使用时间已超过十年,公路病害逐渐增多,管养压力不断增大。客运货运站场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全县还无一级以上客运站及货运站场、物流中心或功能区;境内其它乡镇客运站场等级较低,均未达到三级客运站标准,服务能力有限。受资金和建设指标影响,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和窄路基路面拓宽改造进展较为缓慢。

三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较大。普通公路建设融资渠道单一,争取建设资金办法不多,项目资金压力较大。随着建设材料、人工工资的大幅度上涨,国家下达的地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补助不多,地方政府因财力薄弱无法配套大部分建设资金。农村公路建设标准仍然较低,中央和省对农村公路建设补助标准提高相对较小,省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倾斜政策尚未实施,而地方财政受财力影响,配套资金不多,群众也因生活条件限制,难于筹集足额的建设资金,造成部分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偏低。

四是公路服务水平和通行保障能力有待提高。境内公路线长、面广,公路管养压力持续增大,日常养护投入与支出不相匹配,资金缺口不断扩大,达850万元(省养公路150万元,县养公路700万元),现行的养护标准已难于提升养护质量,巩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压力较大。公路沿线垃圾池设置不尽合理,与公路路域环境不相协调,农村垃圾乱丢乱放现象突出,严重影响公路路容路貌及通行安全。公路沿线用地范围内控制不够严格,建(构)筑物较多,对下来进行升级改造或拓宽影响较大,征地拆迁难度加大、费用增多。同时,部分镇村路产路权保护意识不高,侵害路产路权行为时有发生,存在擅自在公路用地范围内埋设管线、架设广告牌等现象。

三、下步工作重点

一是主攻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构建“西连南融”快速通道。切实增强压力感、紧迫感、责任感,以构建“西连南融”快速通道为目标,大力推进以高速公路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交通公路“主动脉”。积极沟通协调,努力营造无障碍施工环境,确保河惠莞高速公路顺利推进,全线于2020年底建成通车。继续畅通境内干线公路网络,助推县城提质扩容,加快推进S340线御临门至九和段(河惠莞高速公路九和连接线)、国道G236线黄花至城西段(安良大道南北贯通工程)建设。

二是完善县乡公路网络,不断畅通交通公路“毛细血管”。全力巩固好“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成果,充分发挥“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政策优势,全面完成瓦溪四联至上濑公路、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旅游公路、紫城榕林至龙窝黄田公路、蓝塘圩镇药厂路口至塘田村公路建设、100公里新农村公路路面硬化和150公里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和窄路基路面拓宽改造,开工建设南岭德先楼至惠东三江口公路。

三是提升城乡服务水平,着力抓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全国示范县创建。加快完善交通基础配套设施,推动紫城镇农村客运综合服务站建设,启动县城二级公路客运站和敬梓镇农村客运综合服务站建设,配套客运站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确保农村客运“开的通”“留得住”。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持续优化县城公路线路布局,根据城市发展要求和群众出行需要,不断加大新能源公交车投入,助力构建生态环保的宜居城市。加快发展道路运输事业,大力推进7条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和11个精准贫困村候车亭建设,确保2018年底前实现行政村“村村通班车”。加快设立镇级物流服务站,推动镇级物流服务站向村级物流服务点发展,建立我县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输送链。同时,进一步规范客运市场经营行为,加强出租车行业管理,引进网约和巡游出租车的经营企业,加大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力度,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