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谋实干有担当 奋发图强促发展 ——2021年紫金县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工作重点和措施

发布时间:2021-01-08 来源: 本网 阅读人次: -
【字体: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深入贯彻县委,县政府“双核驱动”的区域发展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配合做好招工平台建设,加快物流平台建设,全力推动工业商贸经济平稳运行并加快发展;全力配合“紫城工业园、蓝塘产业新城、紫金茶产业园、城南新区”四大发展平台建设,统筹做好资本、产业链、高新技术、先进模式和销售平台引进工作;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产业链引进建设和补短板,强化科技战略支撑,联合高校科研机构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以资源整合为导向,推进电子商务普及和运营;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抓好引进外资和扩大对外贸易;坚持发展和安全两手抓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二、工作目标

  (一)招商团队

  1.新引进投资超亿元项目10个以上,年度引进项目投资总额力争再次突破100亿元。

  2.突破产业龙头的支柱企业引进工作,新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个。

  3.突破产业链招商工作,新引进抱团投资项目2个以上。

  4.加快推进产业集聚,紫城工业园电子电器产业集聚新增15家以上,蓝塘产业新城优特钢下游产业引进10家以上。

  5.力争引进大型商贸项目入驻蓝塘产业新城,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6.加快引进项目履约建设,引进项目新开工、新投产各10个以上。

  7.全力配合发改、环保、供电等相关部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确保金盛兰项目7月正式投产。

  8.协助深圳商会做好紫城工业园公共服务区出租厂房招商工作。

  9.组织防控境外疫情输入专班全面完成外防输入各项工作。

  (二)工业团队

  1.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个以上。

  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0亿元以上、增加值15亿元以上。

  3.规上工业企业安评、环评通过率达到100%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减产面控制在40%以内。

  5.开展工业企业政策培训、管理培训和业务培训不少于3次。

  6.指导监督工业企业全面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

  (三)技改团队

  1.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以上。

  2.工业企业技改备案10家以上。

  3.工业企业技改投资3.5亿元以上。

  4.工业企业清洁生产认证5家以上。

  5.完成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和化解过剩产能任务。

  6.协助做好指导监督工业企业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工作。

  (四)科技团队

  1.推进广东省农业科技园建设,蝉茶核心技术研究取得突破。

  2.建设紫金县科技创新中心,力争9月挂牌运营。

  3.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

  4.创建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

  5.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

  6.市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3个。

  7.市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

  8.完成建设紫金县工业设计中心前期筹备工作。

  (五)外资与贸易团队

  1.实际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

  2.外贸进出口4亿元人民币以上。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力争突破50亿元。

  4.培育限上商贸企业10家以上。

  5.指导帮助万汇和港盛商业广场做好招商和运营工作。

  6.指导监督外贸进出口企业落实跨境货车司机疫情防控主体责任。

  7.协助农贸市场疫情防控专班做好商贸企业和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工作。

  (六)电商团队

  1.完成紫金区域公共品牌命名,在央视传媒、南方传媒平台上推广,树立紫金区域公共品牌形象。

  2.完成紫金特色农产品和传统特色工业品选定,引导本土农户和投资者种植生产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产品,促进资源配置优势产业发展。

  3.组织紫金地方特产开展网络营销和在珠三角地区开展社区营销,促进产业发展,擦亮紫金品牌。

  4.完成全县农业龙头企业田间档案建设,网络销售平台建设和溯源体系建设。

  5.建设不少于2个农产品分拣中心,建立紫金特色农产品品质分类标准体系。

  6.电子商务网络销售交易额力争突破20亿元。

  7.指导监督电商物流企业全面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

  (七)统筹团队

  1、综合协调完成县委、县政府督查室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2、精心组织完成局政策性文件起草和政策法规汇集。

  3、统筹协调督办和协办局党组决策的督办事项。

  4、完成局各项重要文稿起草任务。

  5、配合局党组值月领导每月开展三次机关作风纪律督查。

  6、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八)人教团队

  1、按要求精心组织开展局党组理论中心学习组、局党总支、机关支部、离退休支部“三会一课”,组织生活规范化。

  2、完成县委部署的党风廉政建设、综治维稳平安建设、扫黑除恶、意识形态、普法教育、创文创卫、学习强国等工作。

  3、完成党务、人事、教育各项工作任务。

  4、做好离退休干部、下岗工人及退伍军人服务工作,维护稳定。

  (九)后勤保障团队

  1、完成县委、县政府、上级主管局、局党组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2、以高度的责任心、责任感做好收发文工作,准确迅速快捷。

  3、综合协调做好拟文和发文工作。

  4、按要求做好保密工作。

  5、统筹协调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

  6、做好固定资产、档案管理、各种平台运行管理工作。

  三、2021年的主要工作措施

  (一)大力抓好运行监测。根据产业转型升级新趋势,强化要素保障,主动靠全服务,促进工业经济健康发展,密切关注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新问题,努力为企业生产创造条件。强化对企业的市场环境、发展走势、原材料供给、产销动态的分析与指导,加大对重点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培育浩伦科技、湘兴矿业、鑫富建材上规入库,力争2021年培育上规工业企业15家。

  (二)大力抓好项目引进和园区发展。深入实施项目带动,完善“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项目滚动机制,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着力扩大投资。提升蓝塘产业新城承载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承载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紫城工业园围绕解决聚飞鑫光电项目用地需求,加快推动龙头企业落地建设;蓝塘产业新城围绕年产600万吨优特钢于明年7月前实现投产目标,推进相关配套项目建设,力促2021年下半年蓝塘产业新城可承接项目落户建设,不断完善园区配套、城市服务配套,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目标,推动蓝塘产业新城加快开发建设。

  (三)大力开展精准招商,提升引进项目质量。一是充分运用“双区”建设利好机遇,精准把握“双区”产业转移及外溢契机,不断完善我县人才、技术、管理、信息等发展要素支撑,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二是依托年产600万吨优特钢项目、立国制药龙头效应,带动上下游产业集聚,促进产业链条延伸拓展,加快将蓝塘产业新城打造成为智能制造、新材料、新医药产业集群的高品质园区,加快发展商业服务配套和城市化进程,打造产城融合的县副中心,真正实现“双核驱动”,为我县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四)大力发展商贸经济,促增量强后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深刻内涵。以培育限上商贸企业为抓手,做大商贸经济存量和增量,加大宣传力度,开设绿色通道,培育引导茶企业做强做大品牌,组织具备上限条件的茶企业(含商贸企业)申报上限。

  (五)大力推动企业提高绿色发展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绿色节能发展理念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绿色产业经济发展,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鼓励发展能耗低、产值高的新技术等高科技和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污染防治总体水平,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目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先进适用节能技术产品的推广应用,鼓励企业发展绿色生产,着力打造一批能效水平先进、节能经济性好、社会效益显著的技术和生产装备。同时组织服务机构无偿为企业实施工业生产节能诊断,科学有效帮助我县工业企业提高能耗利用水平。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省级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专项资金项目入库,助推工业企业提高绿色发展水平。

  (六)大力巩固电商进农村创建工作成果。瞄准薄弱环节,在完善政策、整合资源、强化监管上主动作为,把提高物流效率、提升产品品质、打造区域平台、强化人才培育等作为突破方向,补齐工作短板,不断巩固提高电商进农村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加强区域公共品牌制定宣传推广工作,集中力量推广紫金拳头产品,策划南方+社区推广活动和十大农产品评选。对电商进农村奖补尾款确定实施方案,围绕农产品供应链建设、冷链物流、人才培训和电商扶贫进行。协调实施紫金县电商物流园建设。项目选址拟在紫城工业园一期,占地3万平方米。建成后,工业货运物流价格将下降20%以上,快递价格下降将50%以上。

  (七)大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工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引导企业与大湾区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引导他们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研发创新平台,共同实施科技研发项目,共建产业技术合作创新联盟,开展协同创新,以解决制约我县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创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开展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成果对接服务,壮大科技成果转移化人才队伍,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