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部门专栏

@所有屋夸人:岁末年初,请捂紧你的钱袋子

发布时间:2018-02-22 来源: 县金融局 阅读人次: -
【字体:

160810打击非法集资3个案例海报rgb-九月广告_看图王

160810打击非法集资1个案例海报rgb-九月广告_看图王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社会和民间投资活动日趋频繁。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岁末年初,是非法集资活动的高发期。近期,省、市处置非法集资领导小组下发文件,对个别高额消费返利、消费返本平台的经营风险进行警示。这些平台打着“商品白送”、“你消费我买单”、“消费投资”、“消费创富”、“积分高额返现”等旗号,声称“零成本购物,消费多少返多少,衣食住行样样都能返”,以“交会费注册会员”、“拉人头,抽提成”、“缴费招加盟商”等名义发展下线,对所销售商品进行所谓的“高额返利”或“全额返现”,有的甚至鼓吹“消费订单”升级为“资产订单”、编造“财富永动机”财富故事,极具诱惑力,吸引了大量群众投资参与。此类平台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往往存在很大的风险隐患,资金运转不可能长期维系,一旦资金链断裂或平台圈款跑路,将使参与者蒙受经济损失。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大,非法集资表现形式也是花样频出,以高利息、高回报、低风险为诱饵,骗取群众投资,严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了社会不良影响。为此,县处置非法集资领导小组办公室提醒广大市民:

  一、非法集资活动手法不断翻新升级,从过去的农林种养殖、资源开发、房地产销售、原始股发行、加盟经营等形式逐渐升级包装为“消费全返”、“投资理财”、“财富管理”、“金融互助理财平台”、“股权众筹”、“期货”、“虚拟货币”等更“专业”的资本理财模式,并且承诺有担保、低风险、高回报。

  二、非法集资网络化趋势明显,突破地域界限。借助互联网开展宣传、销售、资金支付、归集并转移资金,引诱群众参与,形成了互联网+传销+非法集资模式,比如宣称“零元购物”、“购物全返”、“消费=储蓄”并发展会员的“消费返利平台”。

  三、非法集资形式更加隐蔽,欺骗诱导性强。集资平台假借迎合国家政策,打着“经济新业态”、“金融创新”等幌子,以特定项目、经营依托,噱头更新颖、迷惑性更强。

160810打击非法集资三折页01rgb-九月广告_看图王

1111

  四、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因参与非法集资活动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因此,请广大群众切实增强法律意识、封箱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要谨记:高息“诱饵”前不动心、不轻信,面对高额回报、快速致富、低成本高收益等口号的销售、投资等行为时,一定要认真识别,提高警惕,慎防投资陷阱。

  同时,省、市、县各级处非办均制订有非法集资案件举报奖励制度,呼吁大家积极支持司法机关依法查处非法集资犯罪,发现非法集资线索,请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举报电话:110、7816829(县处非办)。

  供稿:县处非办(县金融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