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紫城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以及省委发布的《法治广东建设规划(2021—2025年)》等文件精神,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现将我镇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完成情况
2022年,紫城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在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完善制度建设、推进行政决策、坚持文明执法、强化行政权力制约监督、化解社会矛盾、增强法治思维、提高行政能力、组织保障等方面认真抓好法治建设,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今年,我镇在法治政府建设中严格依法履行职责,遵守各项工作纪律要求,全年未发生重大损失、重大安全事故和损害国家、公共和公民利益的行为。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好关键少数,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将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第一议题”,全镇党员干部通过自主学习、集中学习、专题学习等方式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到实处,2022年组织集中学习78次。二是强化党委引领。充分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人大政协监督、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法治建设工作格局,加强部门联动,互相配合,形成依法治镇合力。三是健全制度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落实“三重一大”议事决策、重大事项决策合法性审查等机制,充分发挥镇法律顾问的作用,强化决策的可行性、合理性、可控性。四是压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对全镇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任务亲自督办,每周召开调度会,将法治建设责任细化到部门、具体到个人。
(二)推进依法行政,提升执政能力水平
一是扎实推行政务公开。强化公文管理和集中规范公开,加强对惠民信息、政策资源的高效整合和共享,通过政务新媒体、政务网站、政务公开栏等形式向社会公布相关政务信息,2022年紫城镇发布线上政务要闻150条、线下公开信息107条。二是加大行政监督力度。进一步完善群众举报投诉制度,拓宽群众监督渠道,结合12345热线等平台及时受理反馈信息,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对行政行为实施监督的权利。2022年,我镇处理12345热线投诉件1096条,已全部进行回复。三是提升行政执法水平。积极认领、承接市级下放279项行政执法职权,以“零容忍”的态度和决心,坚决遏制各类违法自然资源行为,一年来督促执法部门整治卫片图斑56宗,拆除违建乱建881亩,完成复耕复绿372亩;摸排养殖场264家,整治非法违规经营19家。
(三)强化普法宣传,营造社会良好氛围
一是开展社会普法活动。充分利用“国家安全日”、“国际禁毒日”、“八五”普法、“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法治宣传节点,多形式、多载体推进宪法、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安全、禁毒等法治宣传,开展“法律六进”等志愿宣讲活动10余场,普及群众15000余人次。二是强化基层法治宣传。完善人民调解委员会机制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制度,驻村(社区)律师每月定期到村(社区)坐班,为居民群众答疑解难。2022年,我镇村(社区)法律顾问提供法律服务总数累计716件,涉及对象1619人次。三是推进领导干部学法守法用法活动。集中开展法律法规相关知识和业务知识培训,136名在编干部参加学法考试,考试通过率达到100%。组织学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典型案例以及紫金县纪委监委通报的酒驾醉驾、贪污受贿等案件,观看警示教育片6次,干部职工的法治意识和水平不断提升。
(四)强化基层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022年,由镇党委部署、指导紫城镇社会治安重点治理地区整治工作,不断强化扫黑除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打击整治养老诈骗、预防未成年人案件、平安宣传、平安敲门等工作力度,辖区违法犯罪、信访矛盾、交通事故等大幅减少,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2022年度社会治安重点治理地区整治工作通过市检查组考核验收,9月份“平安指数”月考核得分居全市第1。
一是全力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我镇主动配合公安部门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通过实施智慧警务工程,增加“天眼”监控,加强路面治安巡逻,对各类社会治安重点地区隐患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排查整治,全镇刑事、治安警情立案数分别下降17%、15%,刑事、治安破案率分别上升20%、12%,取得“两降两升”的成效。二是持续在信访矛盾纠纷化解发力。我镇积极探索“人民调解+心理疏导+法律引导”工作新模式,通过抓源头、稳过程、除隐患,筑牢信访维稳防线。2022年我镇受理信访件111件,均已办理;成功调解农民工欠薪矛盾纠纷12起,安全生产事故案件1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约130万元,未发生群体性讨薪事件。三是持续深化道路交通安全。突出源头治理,针对农用车、小货车、三轮车等车辆超载、违法载人、人货混装等现象进行摸排整治,完善了78处道路隐患点交通警示标识、警戒线等交通基础设施,酒驾醉驾人次与去年同比下降46.3%,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5%。四是全面筑牢安全治理防线。狠抓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防范,深化城镇燃气、工矿商贸、建筑施工、消防等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一年来,我镇检查生产经营主体2800家,劝导教育群众4000人次,整改隐患220处。
(五)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制度,全面推进公正文明执法 一是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按照《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行政执法公示办法等行政执法工作制度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行政执法公示行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二是进行案卷评查。根据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要求,对以前已经结案的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行政执法案卷全面自查,加强行政执法内部监督制约,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促进依法行政。本年度,我镇共对7宗行政处罚案件作出评查,未出现作出的行政执法决定因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而被上级人民政府或法院撤销的情况。
(六)认真做好行政诉讼应诉工作,积极履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
我镇认真执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应诉制度,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通过负责人出庭应诉,有效促进镇政府在行政执法工作中主动分析研判行政执法中的问题与不足,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与程序,不断提升法治意识和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本年度,以紫城镇政府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共8宗,其中行政强制案件3宗、行政确权案件2宗、行政征收案件2宗、行政赔偿案件1宗,无案件因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被终审判决撤销具体行政行为。
三、存在的问题
2022年,紫城镇党委、政府虽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一是法治氛围仍不浓厚。群众法律基础较差,生活中接触法律机会不多,全镇开展普法宣传的次数还不足;二是创新意识仍然不强。普法宣传形式相对单一,局限于拉横幅、讲座等形式;三是人员配备仍有缺口。镇、村(社区)拥有的法律专业知识人员较少,开展普法工作无法进行全面覆盖,法律咨询服务点业务水平较低,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2023年,我镇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不断推进法治建设工作行稳致远。
一是领导带头学习,不断增强法治意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要求,教育引导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自觉学法守法用法,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二是注重实践,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严格遵照各项法律、法规规定,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督促法律顾问参与政策性文件制定过程,发挥顾问作用,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为深化改革、基层治理、经济发展工作提供保障。三是全面宣传,深入推动法治入户。紧密结合镇中心工作及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等专项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增强未成年人安全防范意识,重点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抓好儿童、青少年的法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