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上半年,紫城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落实省委“1+1+9”、市委“七大行动”和县委“12345”工作部署,以“服务大局不含糊,发展自我不放松”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统筹发展与安全,经济社会步入新的攀升发展阶段。
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疫情防控措施有力。紫城镇持续夯实常态化防控战线,加强重点地区来紫返紫人员的自主排查及疾控、大数据推送人员的落地管控,突出抓好特殊场所和重点场所的疫情防控,压实“三人小组”责任,重点开展了60岁以上人群第一针疫苗接种工作。上半年,排查大数据推送3865人,自主排查14878人,跟踪核查药店上报购买退热药60628人;辖区居民共接种疫苗14.24万人,接种率97.97%,其中60周岁以上常住人口接种19904人,任务完成率88.81%。
(二)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上半年,完成土地征收738.6亩、坟墓搬迁723座、建(构)筑物拆迁79处,有效破解了紫城工业园、城南新区、安良大道北、九年一贯制学校、佑文中学等县重点平台和重点项目征拆“卡脖子”问题,为我县重点平台和项目建设做好用地保障。同时,有序推进5个新重点项目,其中:总投资11亿元的城南新区Ⅲ号地块征地拆迁项目、总投资652万元的国防教育基地用地征收项目已制定了实施方案,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完成;总投资2.5亿元的紫金县紫城镇公益性公墓建设PPP项目已通过可行性研究、物有所值、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等项目识别阶段;总投资1170万元的城东至上庄段公路正加快动工实施;总投资710万元的客茶谷产业大道主干道建设完成,长2.32公里,支路建设项目正在推进中。
(三)农业农村加速振兴。一方面,高质量推动农业发展。扩大农业种植规模,复耕撂荒地4084.41亩,垦造水田30.56亩,全面完成早造春播春种粮食24658亩、旱稻早稻办田24027亩任务;“一村一品”加快实施,以紫龙现代农业产业园、且珍壹佰等龙头企业为牵引,打造推广2022年度黄花紫金茶和南岗竹壳茶项目,大力发展茶产业。另一方面,稳步推进乡村建设。巩固拓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基本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务,上半年拆除危旧泥砖房63处7471.3平方、修缮11处1021平方米;以升车、林田为试点示范,建立生活垃圾“上门收”运作机制,逐步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减量、长效保洁的目的;完成下书、龙湖、乌石等2021年度美丽宜居村项目收尾和衙前、横径、仕贵等2022年度美丽宜居村项目谋划,实施蓝坑美丽乡村示范创建项目,全力打造产村融合示范点。
(四)社会民生得到保障。持续强化扶贫建档立卡户的动态监测,认真落实省2022年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回头看”,准确认定脱贫不稳定、边缘易致贫等监测对象4户24人。加强民政对象的系统复核、走访排查,上半年发放城市低保金44.69万元,农村低保金77.25万元,特困供养金29.22万元。顺利开展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作,认证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14378人,完成职工医保报销材料1900份、城乡医保报销材料3100份,协调推进征地社保留存资金分配,至6月底已分配4420万元,完成任务进度的72%。纵深实施“双百工程”,深入村、社区提供政策落实、能力提升、心理疏导、自助互助等兜底民生服务,上半年紫城社工持续走访村(社区)6023人次,协助群众906人次。
(五)社会治理力度增大。一是安全生产形势平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九大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结合2022年“安全生产月”和“安全宣传紫金行”等活动,开展安全生产检查65次,检查生产经营企业500多家。全面完成村(社区)防汛减灾“十个有”建设,成立3类48支应急救援队伍,加强水电站、山塘水库、削坡建房、地质灾害点等隐患点排查,持续强化防汛应急处置,汛期转移安置群众869名,对169处房屋、道路、水圳等受损点实施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工作。同时,道路交通、森林防火、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安全稳定工作不断加强,整体形势稳定向好。二是生态保护筑牢屏障。坚决抓好水污染防治,实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重拳打击非法排污行为,摸排养殖场264家,关停非法养殖场10家。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大力开展“清漂”专项行动,共清理河长0.9公里,流域面积80000平方米。专项整治建筑垃圾非法倾倒现象,全面摸清建筑垃圾非法倾倒点,依法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三是土地执法日益规范。出台《紫城镇自然资源管控巡查办法(试行)》,强化土地资源管护,铁腕整治用地管理乱象,整治违法卫片图斑面积711亩,复耕复绿204亩。四是平安底色更加彰显。开展信访矛盾化解攻坚,综治中心共调处群众矛盾纠纷13宗,办结信访61件,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回访参评率均达100%。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全民禁毒工程、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筑牢平安紫城建设阵地,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六)政府效能持续提升。签订职权下放移交书,积极认领、承接上级下放的279项行政执法职权和80项政务服务。全面提高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投放39 台“粤智助”自助机,半年来共办理业务5248宗,办结率100%。自觉接受人大代表监督、舆论民主监督,专人督办人大代表建议13件,满意率达100%。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全面落实政务公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61条。
(七)党的建设日益增强。一是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开展主题党课7次,持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二是以中埔村、荷岗村、西城社区、城南个协等党支部建设为示范点,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三是选取24个县直单位与12个社区党组织共建共享,全面推行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构建多方协调联动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四是深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上半年对镇、村(社区)和各部门进行明察暗访22次,会风专项督查8次,提醒谈话6人次,切实强化监督执纪,深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此外,统计、武装、工会、青年、妇儿、双拥、残联等各项事业均取得新进步,为全镇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2022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全力以赴加大疫情防控力度。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落实网格化管理措施,充分发挥“三人小组”作用,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管理,继续推进60周岁以上人群和第三针(加强针)疫苗接种,切实巩固好疫情防控成果。
(二)千方百计促进重点项目实施。稳步推进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启动城南新区Ⅲ号地块、国防教育基地等征拆项目建设;稳妥解决房屋建设“三证”问题,规划建设城南新区首期、九年一贯制安置区,保障被征地农户合法权益。全力推动公益性公墓建设PPP项目的方案审定、入库申请及社会资本方采购,尽快移交第三方实施。加快城东至上庄段施工进度,10月完成交工验收及结算。优化项目申报,争取专项债项目资金,加快推动紫金蝉茶(蓝坑)产村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紫金蝉茶交易中心街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紫金县永安古城街区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工程落地建设。
(三)持之以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蓝坑村美丽乡村示范创建为重点,以2022年度美丽宜居村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石陂-仙湖”美丽乡村整体提升示范带为牵引,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努力实现31个行政村干净整洁有序。对接省农科院、驻镇帮镇扶村科技团队资源,引入巨型旱稻品种,扩大栽培稻种植面积,探索解决撂荒耕地长期性问题的根本办法。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培育更多高附加值的优质农产品。新建仕贵连心桥,大力实施道路拓宽及亮化美化工程,加快完善农村道路基础设施。
(四)多措并举强化社会民生保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强化对脱贫不稳定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和边缘易致贫户的动态监测。进一步加快征地社保留存资金分配进度,推动城乡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工作,实现社保全覆盖。不断加强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服务、双拥优抚工作,构建多层次的民生保障体系。
(五)凝心聚力构建基层治理格局。完善应急管理体制,突出“8+3”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专项治理,健全风险排查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安全稳定形势向好。坚决打好碧水保优战,深入实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加强美丽河湖保护力度,强化企业排污监管,牢牢守住生态保护红线。加强自然资源执法联动,保持打击新增违法占用耕地行为的高压态势,筑牢耕地保护红线。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这条主线,强化普法宣传力度,聚焦综治信访案件,加强社会矛盾纠纷风险预警和排查化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六)务实笃行谱写政府建设篇章。坚持民生优先,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办好群众实事。坚持依法治镇,自觉接受人大、纪检、社会监督,深入推行政务公开。坚持心中有戒,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入推进审计监督问题整改,切实管好公务人员、公共资源、公共权力、公共资金。
(七)砥砺奋进担当基层党建使命。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奋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紫城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制度,坚持培育典型,以点带面,不断完善基层党建阵地和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基层党组织的标准化建设。全面加强管党治党,严格落实镇村干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推进“四风”问题专项整治。
中共紫城镇委
紫城镇人民政府
2022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