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河源市紫金县中坝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6210072681061/2020-00022 分类:
发布机构: 河源市紫金县中坝镇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0-08-10
名称: 2020年工作安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0-08-11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2020年工作安排

发布日期:2020-08-11  浏览次数:-

  2020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振兴发展全面提效破局、努力构筑新局的关键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认真执行省、市、县和镇党委决策部署,以“融湾”为“纲”,“融深”为牵引,持续抓好“1+1+7”重点工作和六大“融湾”工程,坚决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奋力推动“两地”建设、振兴发展全面提效破局、努力构筑新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2020年,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

  疫情防控已步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全镇上下要慎终如始地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控、精准施策”总要求,充分发挥“网格化、专业化、数据化”三大防控机制作用,构筑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严密防线,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四个早”要求,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同时,要准确把握“稳”与“进”的关系,善于化“危”为“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二)全力推动经济发展

  实施耕地提质改造工程,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扩大优质水稻种植面积,确保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加快推进“四子”产业建设,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战略,着力发展有机农业,推动特色农业提质增效。积极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集中力量打造本土品牌。着力发展农旅融合经济,注重挖掘“中山文化”,开发宜居乡村田园景观,引导村民在生态休闲农业各领域自主创业,打造一条以传统教育、农耕体验、休闲徒步等相结合的旅游线路。完善电商服务站点孵化、金融、物流等服务功能,推动农产品实现线上线下销售,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不断完善基础设施

  积极储备建设项目,力争更多项目纳入上级“十四五”规划,压茬推进公共基础、民生短板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省道S120线(原S239线)乐平村至风门坳段路面升级改造工程动工建设;多方筹措资金,完成用地审批,加快实施省道S120线(原S239线)紫金县中坝镇改线工程建设;推进船南桥、中坝桥建设;实施一批以袁田—广福道路改建、径口—上庄道路硬底化、贺光—径口窄路基路面拓宽为代表的“四好农村路”建设,做好一批产业、旅游路升级改造工程;推动自然村道路面硬底化和巷道硬化建设,增强农村发展承载能力。协调推进镇级生活垃圾中转站、镇级污水处理厂建设,夯实生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上石、富坑、贺光、径口、广福村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实现集中供水全覆盖。

  (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全域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深入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以“房地一体”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为契机,将农房管控、风貌提升及宅基地管理作为今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着力提升村容村貌。坚持规划引领,完善一批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一批美化绿化项目,打造一批文体活动场所,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好村民理事会和村规民约作用,调动好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宜居宜游宜业的美丽乡村发展格局,实现9个面上村创建干净整洁村、3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美丽宜居村、北坑村创建精品特色村的创建目标。

  (五)全面脱贫攻坚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努力克服疫情影响,优先支持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扶贫产品滞销问题。聚焦“重点户”“边缘户”,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深入排查致贫返贫风险,进一步强化脱贫措施,抓实党建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等关键举措,充分保障贫困人口“三保障”稳定性和帮扶举措长效性,统筹做好政策、产业、项目衔接,建立健全相对贫困检测预警机制和带贫益贫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成果。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宣传力度,动员社会团体组织参与帮扶带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

  实施最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完成环境突出问题和上级环保督察反馈整改工作,依法打击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严格落实河长制,大力开展河湖“五清”“清四乱”专项行动,确保镇村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高标准达标,主要河流地表水考核断面全部优良。坚持全面防治、源头控制,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狠抓“管车、降尘、治污、禁烧、控放”,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分类分级管控土壤环境,加大生活垃圾处理力度,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和禽畜养殖污染防治。全力开展省自然资源厅挂牌整治全市土地管理乱象和违法占用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建房问题整治工作,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宅基地和设施农业用地审批制度,坚决制止违规使用土地行为。持续开展林业增绿增效行动,严厉打击乱砍滥伐、非法占用林地、违规毁林开垦等行为,抓严抓实森林防灭火工作,切实保持生态平衡。

  (七)加强民生事业建设

  落实民生保障措施。切实做好贫困户和返乡农民等劳动就业服务工作。扎实推进社保扩面征缴,完善医疗保障“一站式”结算。按标提高特困人员、低保标准、孤儿生活补助及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全力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和临时救助工作。提升敬老院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让更多老年人安享晚年。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双拥优抚政策。加快镇级公益性公墓建设,提升殡葬管理服务水平。

  发展文体教卫事业。全面实施教育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建好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大力争取社会力量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坚持举办奖教奖学表彰大会,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注重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山文化,重视文物保护,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文明创建活动,做好“创文”相关工作。落实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优化妇幼健康服务,继续推进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和孕前优生健康免费检查。

  加强社会治理法治化。深化“平安镇村”“法治镇村”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民禁毒工程等工作,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推进“雪亮工程”进村工作,学习推广“枫桥经验”,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全面加强社会维稳、应急管理、森林防火等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整合消防、三防、森林和地质灾害等资源,建设应急信息化指挥平台,科学修订防灾减灾救灾应急预案,组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提升预防减灾、应急救援水平。

  (八)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坚定政治立场。始终将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各领域、全过程,全面落实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各项任务,以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为新的起点,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树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坚持依法行政。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主动对接体制改革真空期,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体系建设,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认真组织开展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用权履职,确保政府一切工作在法律框架内进行。严格执行重大行动决策程序规定,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建设公开透明的法治政府和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切实转变作风。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大力发扬“钉钉子”精神,坚决做到“依责承诺、尽责践诺、问责督诺、全责履诺”,提升决策和制度执行力,努力形成勇于担当、勤勉尽责的工作氛围。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巩固“四风”整治成果。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压减非急需非钢性支出,主动接受巡察、审计,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

  美好愿景已绘就,振兴发展正当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忘我服务,接续奋斗,奋力推动中坝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全面提效破局、努力构筑新局,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三五”规划顺利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