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村振兴驻村工作组,各村委会,镇直相关部门:
《中坝镇全域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方案》已经中坝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中坝镇委员会
2018年11月8日
中坝镇开展全域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
行动方案
根据《关于印发<紫金县全域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紫委乡村组〔2018〕1号)的要求,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改善我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制订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开展“百村示范、村村整治”为抓手,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导向,全域开展农村“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根本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逐步形成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的农村新风貌,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打下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开展农村“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以镇为主体,以行政村为基础,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以点带面、连线成片、示范带动、全域推进“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环境整治工作。具体安排分两批进行。
第一批:2018年12月底,60%以上村庄(发昌、松梓北坑、袁田、塔凹、上石、良庄、乐平)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任务。
第二批:2019年10月底,全面(中心、富坑、贺光、径口、广福)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任务。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村民主体,共建共享
按照“政府指导、村组主导、全民参与”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通过宣传教育、政策激励等形式,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村民自觉参与到“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中,实现共谋共建共治共享。
(二)注重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根据各村基础条件、人口规模、区位特点等方面差异,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循序渐进,不搞大拆大建,全面推进“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环境整治工作。
(三)坚持文化传承,留住乡愁
在开展农村“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环境整治工作中,对“清拆”中有价值的旧建筑材料(如石门柱、装饰物、砖、瓦、石板、石条、青砖、传统农具、生活用品等)加以利用,保留村庄原有风貌、乡土气息、乡愁乡恋的文化元素符号,对有保留价值的古建筑、古祠堂、客家老屋、古树名木等进行挂牌保护和妥善利用,要在充分尊重古建筑、古村落、古驿道的历史文化印记基础上,进行必要的修复和适当的改造,结合其历史文化遗产特点,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活化利用,并在改造加固中要注重维护原真性,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打下扎实基础。
(四)坚持长效机制,巩固提升
建立健全以“村收集、镇运转、县处理”为主、村级环卫管理为辅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根据实际需求,镇建设1个垃圾中转站,按照每个自然村不少于1个以上垃圾收集点、1个以上保洁员配备。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方式和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人口规模较大的村庄优先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人口规模较小、边远自然村采用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
四、工作重点
(一)分批进行,全域推进
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组织发动群众整治环境脏乱差。开展“三清理”,即清理村巷道生产工具、建筑材料乱堆乱放,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清理沟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等;“三拆除”,即拆除危旧房、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茅房,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拆除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等;“三整治”,即整治垃圾乱丢乱放、整治污水乱排乱倒、整治“三线”(电力、电视、通讯线)乱搭乱接。
(二)拆旧赋权,建立台账
根据《关于巩固“三清三拆”整治成果做好后续创建工作的通知》(粤委农工办发电〔2017〕23号)要求,认真做好“拆旧赋权”工作,切实维护村民合法权益。鼓励各地探索以适当方式保留原农户土地使用权,对拆除旧房、危房、猪舍、牛栏、杂物房、废弃厂棚等,可按照拆除旧房的旧宅面积,由县镇给旧房屋所有者确权,统一制作“权属凭证”。农户凭“权属凭证”可以在“一户一宅”住房建设规划中优先安置宅基地,在村集体经济组织内进行有偿置换或流转,作为将来村集体整合开发土地、发展集体经济的分红依据,或者用于村民共同商定的其他合法合规用途。
五、工作步骤
(一)主动参与,成立村民理事会
根据《紫金县推进村民理事会建设工作方案》(紫委办发电〔2017〕125号)要求,各村成立村民理事会。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前提下,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
(二)宣传发动,营造氛围
各村认真组织召开农村“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环境整治工作动员会,传达我镇关于开展全域推进农村“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环境整治相关文件精神,明确工作目标、“清拆整治”具体任务、完成时限等相关内容。
(三)调查摸底,制订方案
各村务必要按照“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任务内容,开展调查摸底工作,规范详实填报《XX镇XX村XX自然村“三清三拆三整治”摸底表》,摸清实情,掌握底子,列出清拆整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规划“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范围,有序推进。
(四)全面推进,落在实处
深入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集中攻坚行动,确保村庄村容村貌切实改善。要将“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贯穿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全过程,作为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持续抓推进,不断掀高潮,结合长效保洁、文明户评比、美丽庭院建设、村规民约等多种形式,确保村庄常年保持干净、整洁、卫生。
六、验收内容及标准
(一)验收内容
1.健全组织机构、调查摸底、公示情况、查看现场。
(1)村民理事会是否按照规定程序组建,村规民约、村民理事会章程;村民理事会固定议事是否完善;村民理事会宣传、开展工作是否到位。
(2)各村定期公布“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完成情况,公示产生费用。
(3)按时按量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实地查看现场,不存在该拆未拆。
2.登记造册,建立台账。
(1)以自然村为单位填报《XX镇XX村XX自然村“三清理”汇总表》、《XX镇XX村XX自然村“三拆除”汇总表》、《XX镇XX村XX自然村“三整治”汇总表》。整治完工后,3张汇总表需在各自然村显著地方张榜公示不低于7天,提供照片佐证。
(2)“三拆除”以户为单位,建立一户一档。需提供《自愿拆除承诺书》、《拆除证明》、《XX镇XX村XX自然村“三清三拆三整治”施工现场图》
(3)“三清理三整治”,需建档立卡,提供《XX镇XX村XX自然村“三清三拆三整治”施工现场图》作为施工工程量佐证依据。
(二)验收标准
1.“三清理”整治标准
(1)完成村巷道及生产工具、建筑材料乱堆乱放清理。
村巷道达到通行畅通,农户生产工具(如锄头、簸箕、犁耙、打田机等)摆放整齐有序,不占道堆放;废弃的建筑材料及时全部清理,由各镇村指定临时堆放点,再由镇村统一集中处理,可利用的建筑材料堆放有序,不占用道路、公共场所,不影响通行。
(2)完成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清理。
房前屋后的垃圾杂草等清理实行“门前三包”制,由各农户负责清理,达到干净整洁;村巷道无杂草杂物、积存垃圾,由村民理事会负责牵头落实,无卫生死角。
(3)完成沟渠池塘溪河淤泥、垃圾漂浮物和障碍物清理。
各农户房前屋后沟渠池塘的淤泥、垃圾漂浮物和障碍物清理由各农户负责,达到卫生清洁;其他沟渠池塘溪河的淤泥、垃圾漂浮物和障碍物清理由村民理事会负责牵头落实,达到清洁干净,无卫生死角。
2.“三拆除”整治标准
(1)完成危旧房、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茅房拆除。
由镇政府、村两委干部统一指导,村民理事会管理,组织村民对各自的危旧房、残垣断壁、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茅房进行拆除,并对有需求的村民提供挖掘机等设备进行清理。对拆除可利用的建筑材料进行收集堆放,被列入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建筑、传统历史文化名村、古村落、古名居及可进行保护修缮的古建筑可进行修复。
(2)完成乱搭乱建、违章建筑拆除。
对占用公共道路、场所,乱搭乱建的违章建筑和有碍村容村貌的残垣断壁由村(居)委会组织村民理事会予以拆除;镇规划区范围内的,由镇政府统一组织相关部门予以拆除;村庄规划区范围内的,由村两委干部组织村民理事会进行拆除。
(3)完成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等拆除。
对圩镇范围内道路两旁标语、横幅等各类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由镇政府统一组织拆除;对农村道路沿线电线杆乱拉乱挂的各类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以及村道两旁的建筑物乱涂写、乱刻画、乱张贴的小广告,由各村民理事会、驻村干部组织村民进行拆除清理。建筑物外观达到清洁美观,商业广告、招牌按相关规定要求统一规范有序。
3.“三整治”整治标准
(1)完成垃圾乱扔乱放整治。
全面清理村庄周边道路、村内街巷道、房前屋后、公共场所及其它卫生死角的各类垃圾。由各村民理事会、驻村干部组织村民实施,做到户有垃圾桶、村有收集运输工具,有稳定的农村卫生保洁队伍,落实专人收集、专人清扫、专人运输;按标准完善村庄保洁机制和垃圾处理长效机制,配置垃圾屋和收集点。垃圾日产日清,生活垃圾不落河道、池塘、沟渠,村庄保洁覆盖面达到100%。
(2)完成污水乱排乱倒整治。
推进厕所污水和粪便全面有效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实行雨污分流、污水排放暗渠化。房前屋后沟渠、排水、排污整治由各村民理事会、驻村干部组织村民实施,与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同步进行,人口规模较大的村庄优先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人口规模较小、边远自然村采用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基本消除村庄黑臭水体,实现自然村建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3)完成“三线”(电力、电视、通讯线)乱搭乱接整治。
按照“依法办事、妥善处理、确保安全”的原则,做到线杆架设整齐,路线布设有序,线路走向统一,无明显线路交叉。镇、村协助,由产权部门负责落实整治责任,对自己管辖的杆路、线路全面开展一次普查,统计造册,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整改,能够重新立杆重架的线路应尽快立杆重架。
七、验收流程
镇、村相应成立“三清三拆三整治”验收组,村委会组织村民理事、村民代表等初验后向镇政府申请项目竣工验收,镇政府将于2018年12月下旬组织相关人员按照《紫金县全域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考核评分表》以自然村为单位逐一查看现场,核对台账(汇总表、一户一档等资料),填报《XX镇XX村XX自然村“三清三拆三整治”验收表》,并将合格的村庄名单报县乡村振兴办公室备案。县级将组织人员对验收合格的行政村按30%比例进行抽查,抽查结果作为拨付资金的重要依据。
八、奖补标准
县按平均每个村30万元标准奖补到镇,其中10万元由县组织相关部门抽查合格后拨付,由镇统筹使用。因村庄大小差异化,工作启动后,将根据10月份各村在派出所的人口比例下拨到相关村。
九、组织保障
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中坝镇成立了“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马骏标任正组长、镇长邓振光任副组长,镇班子成员、驻村干部及镇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以行政村为实施主体,乡村振兴驻村工作组,各驻村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认真指导村干部做好调查摸底,宣传发动、规划好拆除范围和指导村做好清拆整治的组织、核实统计、登记造册、建档立卡等工作。各村要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制定工作具体实施方案,落实村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压实村干部包片、理事会包户,切实把开展农村“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环境整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当前一项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