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河源市紫金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621MB2D296938/2024-00003 分类: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报告
发布机构: 河源市紫金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成文日期: 2024-01-08
名称: 紫金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1-08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紫金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4-01-08  浏览次数:-

  2023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局的指导与各镇、各部门的支持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坚持“文旅融合”发展理念,以招商引资为抓手,统筹推进文旅公共服务建设、繁荣文艺创作、文旅产业发展、文旅市场宣传推广等工作,不断推进我县文广旅体事业迈上新台阶。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传承发展红色文化

  突出抓好红色文化保护利用,成立了红色苏区保护利用规划提升工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和紫金县红色文化研究会,初步组建红色苏区党史研究专家团队,共同促进红色文化传承保护;依托苏区红色文化遗址资源,重点推进红色苏区保护利用项目,实施苏区8处革命旧(遗)址群布展提升项目。

  (二)繁荣发展文艺事业

  1.持续创排文艺作品。拓展传承花朝戏,继续做好20名学员三年定向培养工作,举办暑期花朝戏少儿培训班,持续在花朝戏传承示范点开展授课工作,花朝戏积极赋能乡村振兴、红色旅游,全年创作了《花大姑遇诈》《五女祝寿倡新风》《耳聋眼不花》《共织防溺网》等4部小戏,成功创作排演了大型花朝戏《接你回家》,并于518日在紫金县文化活动中心首演,推动花朝戏推陈出新、创新发展。此外,遴选六首原创音乐《花朝韵》《客家郎》《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欢笑》《送货》《月光光》《恋》改编成广场舞曲,发布并推广;印刷发行了《紫金文史(第24辑)<紫金县民间故事传说>》;编辑出版了《紫金文艺》2023年合刊、《紫金文学》2023年专刊、《紫邑丛书·民间中医中药汇编》一期、《紫金县木偶戏传统剧目》等。

  2.积极参加文艺展演。一是积极参加省、市各类文艺活动,参加河源市第三届客家童谣表演赛获金奖、创作奖各1个,铜奖2个;参加“奋进新征程·高歌向未来”2023年河源市“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决赛,获合唱金奖,并将代表河源市参加全省复赛、总决赛;参加风雅颂”第七届广东省朗诵大赛(河源赛区),获银奖、铜奖各1个;参加“舞动新时代 引领新风尚”2023河源市第十一届广场舞展演暨“全民健身日”启动仪式,获最佳节目奖和最佳表演奖各1个;参加“书香满溢 喜阅连年”——2023年世界阅读日粤港澳创作比赛,县图书馆获“优秀组织奖”、15名读者获奖。二是积极参加省、市文艺作品创作活动,参加全省群众文艺作品评选,小戏《夜访农户》获一等奖,花朝小戏《新老支书》获二等奖;参加河源市群众文艺作品创作大赛,花朝小戏《买菜》获一等奖,花朝小戏《儿大女大》、小戏《夜访农户》获二等奖,花朝小戏《新老支书》获三等奖,花朝小戏《老鹰山茶歌》、表演唱《茶山放歌赞家乡》、群口快板《乡村振兴现辉煌》获优秀奖。

  3.加强文艺对外交流。参加2022年广东省首届“稀有剧种”戏曲票友大赛活动获十佳奖2名,表演奖4名;参加第七届中国戏曲文化周活动,获铜奖1枚,优秀奖2名;受邀到市桃花水母大剧院参加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周”活动展演,花朝戏《接你回家》得到了全国各地作家协会成员的认可,并成功入选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大型舞台艺术节终评演出;组织花朝戏剧目参加“湾区有戏”2023戏曲新年盛会演出、“秦汉古韵•绿美文旅”2023河源市“中国旅游日”系列活动启动暨龙川县文化旅游节活动等。

  (三)持续健全文体服务

  1.完善文化服务设施。“三馆一中心”建设稳步推进,文化馆(含花朝戏传承发展中心)正进行桩基础建设(总桩数935根,已完成667根,占71.3%,因地质坚硬无法继续桩基础建设,变更为天然基础,变更设计图已完成);博物馆、图书馆主体均已完成封顶,现正进行装修施工(博物馆完成窗框预埋100%、水电凿槽30%,图书馆完成水电槽40%);布展前期准备工作正在进行,已听取资质较好的五家布展公司的初步设计方案。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增效达标建设工作逐步推进,截至目前,完成35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增效达标建设,并验收合格,完成了省下达的“2022年对全县270个行政村50%的提质增效任务”。此外,建成九和镇“两融中心”并投入使用,县、镇、村文化体育设施进一步改善

  2.提升文化服务水平。一是场馆免费开放服务工作得到提升。2023年以来,县图书馆服务读者约22.2万人次、博物馆及刘尔崧纪念场馆服务群众约3万人次、文化馆(含非遗展厅)服务群众约0.5万人次二是文化活动有序开展。举办广场文艺演出、花朝戏公益演出、阅读推广活动、送书下乡、非遗进校园等各类文化惠民线下活动217场,线上活动58场。三体育活动组织有力。举办了紫金县中小学体育赛事3场、乡镇群众体育活动3场;参加河源市男子篮球联赛,获第四名;参加市青少年锦标赛,获金牌24枚、银牌23枚、铜牌34枚;组织筹备县第十届运动会等工作。2023年,紫金籍运动员朱鑫代表国家队参加亚洲激流回旋青年锦标赛获得男子单人划艇冠军;紫金籍运动员参加2023年广东省青少年激流回旋锦标赛获金牌5枚,银牌2枚,铜牌4枚。此外,我县体彩销售站点增加6个,共40个,销售总额1477.23万元,为全县体育公益事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证。

  (四)深度推进文旅融合

  1.聚焦培育新业态。大力培育民宿行业,发展“民宿+”、“+民宿”新业态,出台了文旅产业扶持政策“黄金10条”、《紫金县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总体规划(2023-2027)》《紫金县民宿产业扶持发展办法》等制度措施,指导和扶持民宿与不同领域融合发展。目前,我县登记备案民宿共21家(其中今年新增8家),共有客房数363间,床位数502张,从业人数100人。2023年中秋、国庆期间,民宿共接待3463人次,同比增长116%,收入约66万元,收入较上年增加明显。

  2.坚持“项目为王”。聚焦资源禀赋,借助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研究中心胡卫华教授等院校专家专业力量,全面开展旅游资源普查,同时利用“赛龙夺锦”活动发动各镇积极参与,迅速摸清文旅资源状况,建档立库,制作了文旅招商手册、旅游资源手册、文旅产业项目清单等资料,并实行项目化管理、清单化推进。目前,已调研企业51家,储备文旅项目31个,动工项目2个(客茶谷、上义地掷球基地),促成民宿投产运营4家(南岭逍遥谷、黄塘铁炉嶂稻香翠竹园、龙窝鹰峰山康养基地、翰扬农博温泉度假村),并成功举办了保护利用红色文化促进紫金高质量发展暨文旅产业招商引资大会,成功签约项目14个,预计投资额达45.12亿元

  3.促进融合发展。按照“一县一推广、一镇一路线、一村一策划,一景一卖点”的思路,围绕生态发展功能定位,打造5个农文旅深度融合优质品牌,即以黄塘为代表的体育休闲特色小镇,以九和为代表的温泉康养特色小镇,以苏区为代表的红色主题特色小镇,以紫城为代表的中国蝉茶特色小镇,以龙窝为代表的森林康养特色小镇。同时,不断优化旅游路线,今年推出了紫金蝉茶之旅、紫金历史文化之旅、紫金客家人文自然风光之旅、紫金温泉康养美丽乡村之旅等主题路线。

  4.强化宣传推广。举办“绿美河源 创森行动”紫金乡村文旅公益行(白溪水库)大自然亲子活动;参加“秦汉古韵•绿美文旅”2023河源市“中国旅游日”系列活动启动暨龙川县文化旅游节活动、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活力广东 时尚湾区”2023广东文化和旅游秋季推介活动、2023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活力广东•万绿河源•滨海汕尾 ”温泉康养旅游主题推介会等省、市举办的各类旅游推介活动。同时,利用紫金融媒、紫金新闻、六色紫金等微信公众号和数字广东等平台进行宣传推介。

  (五)稳妥推动文物保护

  1.有序做好文化旧(遗)址和文物保护。完成了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旧址整体抢救性修缮项目、馆藏红色标语类革命文物调查和馆藏抗战文物认定工作以及我县38处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工作;稳妥推进紫金县苏区革命旧(遗)址群改陈布展项目、刘尔崧刘琴西故居和刘尔崧纪念馆改陈布展项目;组织开展汛期文物安全巡查,对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等38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险情排查,重点加强对桥梁类的文物风险排查,推动做好我县23处革命文物“四有”档案工作。

  2.持续做好民间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工作。举行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授牌仪式,共颁发传承项目牌匾22块;开展省级非遗项目“提线木偶戏”“蒲米制作技艺”进校园活动;举办紫金嶂下第二届田园文化节活动;组织非遗项目紫金椒酱、辣椒酱、铁锅参加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促进了“非遗+”融合,让非遗真正走进现代生活,在保护中传承发展。

  (六)切实加强市场监管

  一是切实做好文化市场和高危体育经营项目与活动的审批,新增2家经营场所,换证21家、年审26家。二是强化文旅体市场检查。开展了安全生产、“扫黄打非”、扫黑除恶、意识形态、平安建设、有线电视小片网整治、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专项行动,积极推进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安全播出工作。三是加强演出市场监管。对全县营业性演出活动进行排查和摸清底数,从源头杜绝非法演出活动进入我县,严格落实现场监管责任,及时制止演出过程中出现的违规内容。据统计,2023年,出动执法人员3860多人次,检查经营单位1040多家次,开展联合行动9次,确保了全县文广旅体市场平稳有序。

  (七)全面推进党建工作

  1.坚持政治理论学习。2023年以来,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主线,严格实行“第一议题”学习制度,组织党组(扩大)中心组理论学习3次,全体党员学习10次,党课5次。

  2.开展主题教育。成立了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召开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并制定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县文广旅体局党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等相关文件。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一是严肃机关党内组织生活。贯彻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落实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制度,推动“三会一课”、党员政治日等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上好高质量党课。二是强化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督促指导各党支部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扎实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三是推进党务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加强党管人才工作,强化党务干部能力建设、管理考核,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参加各类专题培训,提升党务工作者履职能力,发挥优秀党务干部示范带动作用。

  4.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部署,增强忧患意识,理清工作思路和重点,每次党组会议把意识形态工作列入议题,抓好定期研判和问题应对,不断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意识和主体意识,切实把意识形态工作落地落实落细2023年,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学习、研判、部署10次。

  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定期做好违法违纪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坚持惩防并举、预防为主的方针,扎实推进惩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党内监督,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促进干部队伍规范化建设。

  二、存在问题

  (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充分,难以协调发展。我县文体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方式和手段落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充分,难以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体育需求。

  (二)旅游资源开发不完善,难以形成强大而持久的吸引力。我县旅游发展基础设施差、底子薄,旅游功能不完善,旅游产品欠缺且缺乏特色,还处于爬坡阶段。

  (三)专业人才缺失,难以做强做大。文艺人才特别是舞台艺术编创人才十分缺乏,高学历、懂管理、会营销、善策划的复合型旅游专业人才少,系统干部职工业务能力相对不足等内伤,不能更好地完成新形势下的文广旅体工作。

  三、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我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紧盯重点工作,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把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全力推动我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加快重点项目落地。加快推进县新“三馆一中心”项目建成;推动41个行政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升级达标;有序推进苏区八处革命旧(遗)址修缮布展项目;持续跟进民宿和文旅项目用地规划,促进民宿和文旅项目落地建设,以项目建设带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加强文体活动建设。一是持续做好花朝戏《接你回家》展演活动,积极开展文艺演出、知识讲座、展览、送戏下乡、阅读活动、体育健身活动等各类文体惠民活动,高效落实好县十件民生实事。二是鼓励创作一批以歌颂党和祖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等为主题的花朝小戏、小品、诗音乐、曲艺等文艺作品,编辑出版《紫金文艺》《紫金文学》《紫邑丛书》等文学书籍、刊物,讲好紫金故事。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种赛事活动,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提升紫金文化影响力。三是备战好市第五届运动会,开展好紫金县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持续推进体育场地统计调查、国民体质监测、体育彩票发展等体育工作,不断提升惠民水平。

  (三)加速文化遗产保护。强化花朝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改编花朝大戏《母与子》、创作花朝小戏3个,加大象舞、春牛舞等传统项目抢救性复排工作力度,收集民间濒临消失客家传统老物件及革命文物,完成苏区镇8处革命旧址布展提升工程,提升红色旧遗址活化利用水平,继续做好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工作。

  (四)加深文旅融合发展。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并进行分类,找准各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契合处、联结点,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积极开发传统工艺产品、文化创作,探索开展生态徒步、户外登山、趣味运动会等文旅融合活动,推动山水、文化、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努力把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助推我县高质量发展跑出“新速度”。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新媒体平台和省、市各类宣传推介活动,拓展客商资源,捕捉招商信息,积极推介我县区域优势资源项目,服务好投资企业,切实代办好准入、审批的各项工作,指导好企业依法依规投资建设文旅项目,力争实现项目招商“谋划一批、储备一批、洽谈一批、落地一批”的良性循环。引进资金“活水”,推动红色旅游、红色研学,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增色、农民增收在做好文旅招商的同时,指导鼓励在建文旅项目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接待游客的能力,引入文旅策划专业团队,将本县优质旅游资源推广出去,将优质旅游景点纳入特色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到紫金游玩观光。

  (六)加力推进党建引领。一是对出版物市场、网络文化市场、文艺娱乐市场等重点领域进行排查,总结分析研判各类市场存在的风险隐患,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二是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求,持续抓紧抓好文化、广电、旅游、体育等重点经营场所安全生产工作,常态化开展排查整改,严防火灾事故发生,确保文广旅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三是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讲政治,顾大局,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严格落实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进一步强化干部队伍的作风、能力和纪律建设,不断增强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专业过硬、实干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