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东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县、镇委决策部署,围绕紫金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和优质生活圈的重要承载地,全力推进省级森林小镇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定信心、抢抓机遇、积极作为,主动调频对标、完善发展思路、推动工作落实,努力把上义打造成为“青山伴碧水,宜居美上义”休闲宜居之地。
(一)聚力第三产业,推动产业兴旺取得新突破。
完善发展思路。县委、县政府围绕对接融入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了要加快打造中部产城互动核心发展区,西部、南部都市经济辐射承载区,东部农旅融合生态农业示范区“三区”发展布局,上义属于西部、南部经济辐射承载区。随着紫惠高速公路的加快建设,上义的交通区位优势日益凸显,有利于更好地接受粤港澳大湾区都市经济辐射带动。上义在紫金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的重要承载地方面大有可为。我们要积极作为,主动谋划,加快发展农旅融合、康养休闲等新型产业,在对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都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努力争做我县打造西、南部都市经济辐射承载区的排头兵。
做优特色农业。立足我镇的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百香果、火龙果、茶叶、三黄胡须鸡、蜜蜂、番薯粉丝等传统特色产业,改造提升光辉、招元蔬菜基地,既要注重适度规模化、多样化,更要注重提升品质和打造品牌,致力打造迎接大湾区的“菜篮子”“果盘子”,通过源源不断的外来游客做活、做旺本地市场,让优质、绿色农副产品能够在家门口销售,让广大农民实现在家门口创业、就业。深入实施“客家菜师傅工程”,挖掘和培养一批本地优秀厨师。
做大旅游产业。结合森林小镇创建工作,创新发展“农业+乡村旅游+休闲康养基地”模式,深度发掘九厅十八井、七十二塅、捲蓬申记老屋、吉洞树德堂等历史人文资源,统筹开发上义公园、光辉村狮口森林公园、招元村金峰湖、吉洞村客家宗祠文化等休闲旅游资源,引进吉洞村白水寨、捲蓬村飞云寨旅游开发项目。鼓励和引导农民兴办农家乐和客家特色民宿。吸引社会力量兴办休闲农业园区,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
(二)聚力绿色发展,推动生态宜居迈上新台阶。
巩固提升新农村建设成果。大力推进全镇各村创建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大力推进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厕所革命”。重点完成镇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和镇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设,提升公共卫生条件和服务水平。全力推进上梁公路规划建设,大力推进郊田、叶西扩宽等“四好农村路”项目建设。全力推进集中供水工程,解决村级安全饮水问题。
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农村“脏乱差”仍然是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突出问题,要深入推进自然村环境整治活动,全面完成全镇“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务。要突出源头治理,将垃圾源头分类、减量收集、资源化再利用与就近堆肥处理相结合,实现分类减量化。要探索建立农村保洁长效机制,按照“一岗多用”原则,建立村级保洁员队伍,落实工资待遇,实行月考评制度,确保保洁、清运及时到位。要发挥村民主体和自治作用,建立“门前三包、网格管理”制度和适当的奖补机制,广泛动员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清洁乡村·我爱我家”活动。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零容忍”态度对待环境污染问题,加强畜禽污染治理,严防禁养区已关闭养殖场“死灰复燃”,推进限养区养殖场污染排放治理工作。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巡查制度,定期开展清理水浮莲、水上漂浮物等“清河行动”,全力做好河道日常保洁工作。坚持不懈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强化野外火源管理,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发挥林业生态优势。
(三)聚力民生实事,推动乡风文明再上新水平。
加强镇村文明创建工作。广泛动员村民、外出乡贤等结合实际修订村规民约,大力挖掘上义客家宗祠文化内涵,组织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庭院等乡风文明创建评比活动,切实以典型示范带动社会全面提升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打造风清气朗的美丽乡村。
推动教育振兴发展。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全面贯彻落实《紫金县教育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1学年)》,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稳步推进中心小学寄宿制学校试点建设,加强校园安全防范工作,不断改善办学环境,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实现办学条件、教育教学、教师队伍三提质。
发展社会民生事业。强化医疗、养老保险宣传,积极争取全民参合、参保。推进村级卫生站规范化建设。广泛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做好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优生优育水平和人口素质。进一步加强特殊人群核查工作,确保低保、五保、重点优抚、残疾等各类救助资金及时发放到位。特别关注留守儿童和残疾人员,从就学、医疗救助、生活等方面开展帮扶救助活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完成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工作。继续抓好统战、人民武装、民族宗教、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等工作。
(四)聚力平安法治建设,推动治理有效实现新飞跃。
推进平安上义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民禁毒工程、飓风行动和“维护政治安全八个专项行动”等专项工作,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健全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加强消防、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监管,坚决防范和遏制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发生。完善灾害监测预警应急管理体系,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深化法治上义建设。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提升依法治理水平。完善农村人民调解机制,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加大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力度,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扎实开展“七五”普法,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观念。
(五)聚力产业扶贫,推动生活富裕取得新成效。
全面巩固脱贫措施。严格按照“一户一策”要求,将扶贫资金和项目对症下药,落细落实,真正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示范作用,带动村民继续适度规模化发展百香果、茶叶等优质农产品,不断做优做强特色产业。积极探索特色种养、乡村旅游等新业态,不断拓展农村创业就业空间。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参与新农村项目、扶贫产业项目建设,通过劳动务工增加收入。
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全面落实镇、村扶贫工作主体责任,主动争取各级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树立以上率下工作作风,在履职尽责上带好头,在担当作为上作表率,一级带着一级干,把责任压实到人,把压力传导到位。对镇村干部帮扶的贫困户,要用好各项统筹资金予以扶持,解决脱贫路上遇到的实际困难。积极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
(六)聚力自身建设,推动行政效能取得新提升。
坚定政治立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践行“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力抓好中央、省委巡视“回头看”和上级审计反馈意见整改落实。
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风气。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明晰工作程序,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公开,提高权力运行透明度,加快建设高效服务型政府。
强化责任担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提升执行力为重点,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抓好作风建设,大力发扬马上就办、尽快上马、办就办好的精神和担当负责的态度,推进各项决策部署到人到事,确保谋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全力推动工作提速、提质、提效,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