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县人社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138”具体安排和县委“137”工作安排,始终将改善和发展民生作为人社法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推进依法行政,全面建设法治政府,为我县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现将我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法治建设重大部署精神。一是于2024年9月29日召开紫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由县委宣讲团和局党组书记分别进行宣讲。二是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并纳入《2024年紫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计划》,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我县人社系统法治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三是坚持“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及时召开党组会和全体干部职工会议,形成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常态化,传达学习《紫金县2024年法治社会建设工作要点》《紫金县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紫金县2024年全面依法治县工作要点》,并研究提出贯彻落实意见,推动形成破解法治人社建设难题的思路和措施。
(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密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八届八次全会部署推动法治河源建设的具体举措。一是本年度共召开党组(扩大)会议第一议题学习27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专题学习会2次。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深刻内涵,并要求人社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充分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深刻内涵和核心要义。今年我局全体干部职工以较为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学法考试,优秀率达100%。二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为民办实事清单,于2024年10月提前完成政府项目、国企项目欠薪问题专项整治任务,自觉把智慧和力量聚集到紫金全面全域“融深”“融湾”、制造业当家、“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绿美紫金生态建设等伟大实践中来。
(三)严格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建设工作组织领导。一是我局主要负责同志坚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始终将推进法治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总抓全局法治建设,自觉用法治思维谋划工作,注重发挥“关键少数”的带动示范作用,多次主持召开党组(扩大)会议深入传达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审议本单位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研究完善法治建设制度性文件,部署全系统上下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进一步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人社工作,确保法治建设组织领导有力。二是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责任机制,形成“一把手”主导落实“第一责任”的工作格局。建立了以主要负责同志统一领导,分管领导分工负责,各股(室)、下属单位各司其职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制,明确相关业务股室承担法治政府建设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任务,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明确任务分工。三是严格落实党组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制度,坚决落实一把手末位表态制,对涉及全局性的重大决策、重要事项,严格按照流程,由党组集体讨论、研究、决定,充分发扬民主,提升党组班子议事决策水平。全力支持人大和政协开展工作,自觉接受人大代表民主监督,对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及时予以答复。
(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1.强化依法公开行政措施。一是严把审批关。结合工作实际,编印了《紫金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办事服务事项指南》,严格做到依法行使权力,严格执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文件精神,规范行政执法的审批流程,加强行政审批的风险点监控。针对各类行政执法和重大行政决策事项,遵循民主集中制、党组集体决策的原则;二是落实法治政府建设报告制度。我局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向县委、县政府和县委依法治县办报送法治政府建设报告,并向社会公开;三是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建立信息公开发布制度,用好紫金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等信息化平台,公开财政预算、公告公示等政务信息。截至目前,已公开政策文件、工作动态等信息71条。在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公布投诉电话,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四是在广东省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清单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清单。截至今日,2024年度事后公开行政许可9条,行政处罚14条,行政检查82条。
2.依法化解人社领域矛盾纠纷。一是实行常年法律顾问和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积极引导劳动者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诉求,构建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三位一体”的法律服务体系,全年为劳动者提供法律咨询2500余人次;二是强化劳资纠纷处置。受理群众投诉、举报案件81宗,为679名劳动者追回被拖欠工资、加班费等合计2020.51万元(立案9宗,涉及人数301人,金额1082.79万元;协调案件72宗,涉及人数378人,金额937.72万元),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三是规范用工行为。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工程建设领域“安薪行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等专项检查,共检查企业125户,涉及劳动者8973人,有效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四是加大仲裁调解力度。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86宗,涉及劳动者96人,截至今年结案75宗(调解结案46宗、仲裁裁决29宗),正在审理12宗,中止审理2宗,涉及金额500多万元。五是保障劳动权益。受理工伤案件162宗,认定工伤案件154宗,不予认定工伤案件8宗,特殊工种提前退休申请1人,受理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鉴定申请7人;六是及时处理和回应“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诉求1258条,各类来信来访办结回复率达100%。
二、存在的问题
2024年,我局在法治政府建设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依法行政意识有待提升。部分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办事的思想有待进一步强化,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未能把依法办事理念根植于心,外化于行。
(二)行政执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和业务能力还不够强,执法程序还不够规范,执法文书制作还不够严谨,影响了执法效果和执法公信力。
(三)法治宣传形式有待创新。普法宣传形式相对单一,深入群众程度有限,需要更多开展立体化、互动式的法治宣传,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
(四)农民工群体法律素质较低。经过长时间的普法宣传,全社会学法、守法、用法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但农民工群体大多数文化水平较低,法治意识欠缺,与学法、懂法、知法、用法的差距较大,民主意识不强,法治观念淡薄。有的农民工在自身合法权益被侵害时,不能正确反映诉求,不能运用正确的手段进行维权,要么浑然不知、以“法盲”形态出现,要么畏于权势、忍气吞声;要么置法律于不顾、“以暴制暴”,导致违法犯罪。有的农民工法律知识缺乏,无视法律,崇尚“无讼有德”“权大于法”,喜欢采取越级上访、聚众闹事、围堵政府机关等非法行为来解决问题。
(五)应对突发事件的法治保障工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体制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有关制度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执法法治宣传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三、2025年工作打算
下来,我局将持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结合工作实际,扎实推进法治建设走深走实。
(一)持续压实法治建设责任,维护人社领域安全稳定。坚持标本兼治,加强劳动关系领域涉稳问题专项治理,着力完善劳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深入实施基层劳资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持续强化劳务派遣用工监管。深入实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健全根治欠薪长效机制,坚决把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持续创优法治营商环境,打造群众满意的人社服务。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人社公共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围绕“转作风、强能力、抓落实、促发展”的目标,健全领导干部走流程、明察暗访、我为群众办实事等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扎实推进人社快办行动、人社便民服务圈建设,全面实施人社政务服务“好差评”,着力加强窗口建设,加强练兵比武,培养更多人社服务标兵。
(三)持续聚焦法治重点任务,着力解决人社领域突出问题。一是全面落实普法宣传责任制,进一步细化各部门在普法中的责任。充分发挥人社系统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劳动保障监察、“12345”热线咨询的作用,将“谁执法谁普法”制度渗透到执法和服务全过程,不断扩大法治宣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二是认真分析总结当前政务公开、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的发展趋势和重点难点,深刻查找存在问题,切实规范行政行为,稳妥处置人社领域各类行政争议。进一步加强案前调解,做好行政争议案件的统计分析,通过分析行政争议案件的类型和产生的原因,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行政争议。同时,加大维权执法和争议调处力度,维护企业和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持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