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全镇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生态立镇、文化活镇、产业强镇,高质量建设生态休闲茶香特色小镇”的总体思路,全镇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2022年,我们重点做了如下工作:
(一)坚持党的领导,政治意识取得新增强。镇委、镇政府始终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以及重要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一是以学促进,不断增强理论学习。重点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二是以制促学,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定期组织政治理论学习,通过专题组织生活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实地参观烈士陵园等多种方式,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坚持产业振兴,人居环境取得新改善。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建设行动,加快破解人居环境整治问题,推动生态环境优势转化成产业发展优势。一是振兴发展有效衔接。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我镇目前有两户“边缘易致贫”,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二是卫生整治巩固有序。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第三方负责收集和清运全镇生活垃圾,各村(社区)共聘请29个保洁员开展日常清洁工作。实施环境整治奖补计划,提高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力度,督促群众定点投放垃圾,转变垃圾乱扔陋习,通过“保洁员日常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实现垃圾日常环境卫生整洁常态化。三是产业发展积极推进。依托“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政策,大力实施《紫金县加快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大力(2022-2025)》,积极鼓励农户、各茶叶经营主体、集体经济联合社在适种区域,科学推种,目前,已完成扩种计划775.5亩。同时邀请农技专家到我镇指导茶叶种植技术,组织茶叶种植户现场参观学习,提升茶叶种植技术。
(三)坚持科学防治,疫情防控取得新战果。但局部疫情反复的呈散发的态势,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持续存在,我镇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进一步健全机制,完善体系,持续提升疫情防控实效。一是防控体制不断完善。为有效阻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坚决防止疫情在我镇发生。镇村不断总结提升,把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固化为体制机制,更好地补齐短板漏洞,提高疫情防控能力。不断健全工作体系,科学高效指挥,精准会商调度,发挥“三人小组”网格化管理作用,加强返乡人员报备,快速落实落地跟踪排查相关疫情防控措施。二是应急能力迅速提升。健全快速响应机制,规范各类防疫风险快速处置流程,制定《南岭镇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全员核酸采集应急演练行动,充分发挥镇村“三人小组”作用,加强境外和国内重点地区来员的排查管理工作,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网,为疫情防控做好全面准备。三是疫苗接种全力推进。通过敲门行动、云喇叭、集中宣传等方式大力宣传发动,并充分发挥镇村干部带头作用,引导群众进行疫苗接种。截至目前,全镇共有8205人完成疫苗接种,接种疫苗覆盖率达98.8%,其中60周岁以上接种疫苗覆盖率达92.1%,进一步构建疫情防控屏障。
(四)坚持整治改造,生态优势取得新提升。按照中央环境督查工作要求和我镇生态立镇的指导思想,立足“两山理念”,环境治理由治标为主向标本兼治转变。一是全面落实“河长制”。为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大力实施“清漂”专项行动,组织镇级河长和村级河段长、水管员进行常态化巡河,全面清理河道,严厉打击非法采砂和违法乱占、乱丢、乱建等行为。同时,不断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镇污水处理点共接入660户,配套管网建设共12021米,全镇供水项目一期、二期已全部完工。二是强化养殖污染管控。加强日常执法监管,2022年共摸排出各类涉污养殖户共13户,整改5户,对于无环保设施的养殖户勒令关停5户,实行“一场一策”,要求按照时间节点完善配套建设,韩江河水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三是积极响应耕地政策。按照守护国家18亿亩耕地红线标准,稳步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统筹整合镇村力量,积极协调社会资源,强化复耕复种各项保障,因地制宜种植水稻、玉米、大豆、番薯等主要粮食作物,切实解决耕地长期撂荒问题。目前已完成平整撂荒面积1006.58亩,复耕复种面积达1006.58亩,已100%复耕复种。
(五)坚持为民宗旨,民生福祉取得新成效。镇政府始终紧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高度关注关顾群众,在更高水平实现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弱有所扶。一是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今年的高考和中考中,南岭籍学子在紫金县参加高考有48人考取了本科院校,其中2人考取了研究生;二是扎实做好社会救助。我镇现有低保救助对象104户299人、五保户69人,2022年1-11月共发放低保金121.596万元、五保金81.674万元以及日常照料费26.7395万元。全镇共有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2人,社会化发放补助金19.3011万元;享受高龄津贴在册老人455人,共计社会化发放23.622万元;重度残疾护理补贴人员有281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人员有106人,共计社会化发放残疾人护理补助和生活补助9.0236万元。三是继续做好退役服务。今年来,共接待来访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213人次、悬挂光荣牌4人、采集信息及一次性自主就业安置补助金发放4人、办理60周岁生活补助56人、解决临时困难救助23人、成功申请应急救助1人(救助金额一万元),发放医疗补助3人次(共计约4.317256万元)。四是全面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镇集中供水工程已全面完成,群众安全饮水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大力实施紫金县X123线王告至德先楼段路面改造工程、南岭镇庄田村Y276线窄路基路面拓宽改造工程,群众出行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持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500千伏外环东段工程、河源紫金110千伏南岭输变电工程建设,为南岭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电力保障。
(六)坚持平安守护,社会大局取得新稳定。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强力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化解等工作,全力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一是推进纠纷多元调解。今年来,我镇共受理各类民事纠纷35起,调处32起;受理上级来信来访件转交办件29件,已回复29件。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集中宣传活动2次,发放宣传资料400余份;全年共召开研究扫黑除恶工作会议12次。组织开展禁毒巡查10余次;二是深入开展九大攻坚。全城学习推广“阳山经验”,持续巩固十年无山火的重要成果。联合交警部门开展等集中整治行动,共计检查客运、货运、两轮摩托车等车辆620余辆,纠正违章行为270余次,暂扣摩托车320辆;开展摩托车驾驶证“送考下乡”便民服务,及时补齐交通安全短板;实施农村削坡建房和地质灾害常态化巡查机制,加大整治力度,截至2022年11月,共整治41户。三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全年共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15次,检查在建工地53家,茶企4家,加油站1家,个体工商户191家,排查发现12家安全生产设施不完善,已全部落实整,整改率100%,实现全年安全生产事件零报告,2022年社会大局总体安全稳定。
此外,宣传、统战、意识形态、统计、妇联、团委、工会、武装、民兵等工作齐头并进,成效显著。
回顾2022年的工作,在收获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镇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诸多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与全镇人民期盼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公共设施建设不完善;二是农业产业化步伐不快,产业少,收入来源相对单一;三是抓项目、抓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确保全镇经济社会实现又稳又好发展。
在明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持续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一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组织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通过开展“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日活动等活动,组织党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照党章,锤炼党性、提高觉悟。二是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机制。三是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四是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打造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充分发挥镇委党校和远程教育平台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基层党员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同时加强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注重在重大斗争中磨砺干部,增强干部推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带头担当作为,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
(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持续巩固提升庄田、王告、东溪、瑞邱、4个美丽宜居村建设。规范化农村宅基地审批程序,推动全镇全域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全力推进美丽圩镇建设。立足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实施街道道路升级改造和风貌提升。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总体要求,大力发展茶叶、咸菜、香菇、木耳、灵芝等特色产业。全面推进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充分发挥工作队的作用,深入开展“乡村振兴九大攻坚战”,带动各村(社区)全面振兴。
(三)狠抓绿色生态环境建设。坚持“生态优先”发展战略,保护好青山绿水,努力守住生态“红线”。加强生态治理,依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水域资源的一切违法行动,维护生态安全。加大“治污”力度,依法依规清理禁养区非法养殖场,进一步保护水源,改善居民居住环境。
(四)不断增进社会民生福祉。继续做好养老、就业、医疗等常规业务工作的受理、核查、审批等工作。着力提升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做好社会兜底保障工作,做到应保尽保。抓好农村特困救助和落实特困人员日常照料护理工作,完善临时救助和残疾人关爱帮扶工作,推进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发展。进一步压实疫情防控工作责任,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常态化各项工作措施,加强风险地区返回人员排查和落地管控。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500千伏外环东段工程以及南岭镇110千伏变电站建设,一举改变南岭电力不足现状,提升南岭招商引资吸引力,为南岭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五)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聚焦社会基层治理,防范和化解矛盾,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提供保障。坚决贯彻落实“九大安全生产攻坚行动”,切实防范化解影响全镇社会大局安全稳定的风险隐患,采取扎实措施,认真细致开展排查整治行动。深入推进矛盾调处,健全矛盾纠纷排查机制,畅通和规范信访渠道,引导群众依法依规表达诉求,切实加强信访工作办结力度。不断提升平安法治建设水平,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