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河源市紫金县教育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621007267621Q/2020-00016 分类:
发布机构: 河源市紫金县教育局 成文日期: 2020-05-02
名称: 关于印发《紫金县教育局2020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文号: 紫教字〔2020〕137号 发布日期: 2020-05-14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关于印发《紫金县教育局2020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0-05-14  浏览次数:-

关于印发《紫金县教育局2020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镇中学、中心小学,县直学校,县教师发展中心,局机关各股室(办、中心):

  现将《紫金县教育局2020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

  紫金县教育局  

  2020年5月2日


紫金县教育局2020年工作要点

  

  2020年是教育振兴三年行动的攻坚克难之年,是检视三年行动各项工作阶段成果的“中考”之年。全县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决策部署,聚焦《紫金县教育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目标,对照《紫金县教育局落实〈紫金县教育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1学年)〉任务清单》,紧扣三个“六”(教育振兴六大工程、六大攻坚战、六大制度体系建设),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我县教育“融湾”“融深”,推动教育振兴发展全面提效破局,努力构筑教育振兴发展新局面。

  一、以全面复学为目标开展疫情防控,压实责任

  1.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线上教育。一是制定教育系统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方案,分类施策,科学防控,成立六大专项组,与各学校、幼儿园组成“1+6+N”的疫情防控组织架构体系。二是制定印发疫情防控、线上教育相关工作指引,制定疫情防控开学工作13个必备条件,责令未达标的学校(幼儿园)整改,务必达标方可复学、招生。三是按照“五育”并举、家校协同、因地制宜、线上与线下结合、统筹与个性兼顾的原则,严密排查线上教育存在困难学生,并登记造册,主动对接当地镇村、学校,通过多种渠道解决存在问题,确保线上教育“不漏一人”,有序开展。

  2.组织返校前防疫演练,提高应急队伍应对能力。组织各校按应急演练预案开展演练,检视并修正本校应急预案和实践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应急预案,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快速反应、准确应对、规范处置,将突发事件的影响和危害降到最低,保障师生健康安全。

  二、以务实担当为主题加强党的建设,提振作风

  3.围绕四个“突出”,推动局机关党建走在前。一是突出政治建设,抓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政治引领上走在前。二是突出组织建设,加强局党组的政治领导,建立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强化局属党支部的政治责任和政治担当,在敢于担当上走在前。三是突出作风建设,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在正风肃纪上走在前。四是突出制度建设,完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机制,使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定《紫金县教育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实施办法》,激发党员干部创新,在创新体制上走在前。

  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教师务实优良作风。一是坚定教师政治思想,抓好师德师风理论学习,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引导教师以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的师德标准和要求不断完善自身素质。二是塑造师德先进典型形象,评选师德标兵,教师节举行表彰活动,举办“愿化春泥护花开”师德师风先进事迹分享交流会,大力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立德树人良好社会氛围。三是健全师德考核、监督、奖惩制度,落实《紫金县师德师风考评实施意见》《紫金县中小学校教师考核奖惩实施办法》,对师德失范行为零容忍,师德师风实行一票否决。

  三、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建设进度,优化资源

  5.狠抓资源优化整合。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完成第一批(南岭中心小学、水墩中心小学、龙窝实验小学、柏埔中心小学)建设及教师周转房建设,做好第二批规划工作;进一步优化小规模学校布局,按“建一批(寄宿制学校)优化一批(小规模学校)”原则,稳步推进麻雀学校撤并。加快改扩建紫城镇三小、县六小、紫城三中、蓝塘镇二小等改扩建项目,确保2020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完成佑文中学项目的场地平整、河道水环境整治以及教学楼、行政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等主建筑的建设。完成九年一贯制学校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争取政府筹资尽快启动建设。总结龙兴、义容中学合并经验,探索校际资源合并新模式,谋划启动水墩镇群丰校区等合并工作。加快特殊资源教室建设,上半年完成第一批招投标并启动建设,争取2020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做好第二批(苏区中心小学、南岭中心小学、好义中心小学、上义中心小学、义容中心小学、瓦溪中心小学、柏埔中心小学、蓝塘中心小学、水墩中心小学、敬梓中心小学、黄塘中心小学)规划、申报工作。进一步扩大公益、普惠学前教育资源,扶持55所以上普惠性幼儿园,创建3所示范幼儿园,规划新建2所幼儿园,使我县公益、普惠园占比达85%以上,公办园在读幼儿占比达50%以上,公益、普惠园在园幼儿占比达80%以上;加快城南新区幼儿园主体工程建设,确保2021年建成投入使用。

  6.加速建设民办学校。加快教育“融湾”“融深”,制定《紫金县引进优质民办学校工作方案》,按“粤东一流、全省知名”标准引进建设1所九年一贯制优质民办学校,争取在供地之日起一年内实现招生。

  7.巩固提升“创现”成果。进一步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通过“三个一”(政府筹集一点、学校自筹一点、社会捐赠一点)形式加强“三通两平台”的建设、提升与巩固。加强中小学教育装备、功能场室的管理,提高使用与维护水平,实现“建、配、管、用”一体化。加快推进紫金中学、中山实验学校等六所示范性学校信息化建设。推广“钉钉未来校园”,加快全县教育系统无纸化办公和现代化建设。继续加强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提升培训,加速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四、以质量提升为要务深化教学改革,显现成效

  8.加强教学质量监管。中学以高考、中考为突破口,小学以期中、期末质量检测为突破口,加强备考研究。一是每学期进行一次调研视导,全面督查学校教学管理,找问题,定对策,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向精细化管理要质量。二是落实质量检测调研制度,做好各类考试工作,分学科开展考后分析,研究备考策略。三是狠抓精准飞行检查,以推门听课、听取汇报、抽查作业教案、查阅资料、座谈师生等方式,督查学校教学教研常规管理工作落实情况。四是狠抓促进学校帮扶工作,组成帮扶工作小组进驻综合考评后三名学校;深入调研,强化措施,倒逼整改,精准帮扶。

  9.攻坚课堂教学改革。落实《紫金县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实现“基本探索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本年度课改目标。一是设立课改教研示范基地,加强校际联动,定期交流课改经验,共同突破课改问题的关键点和难点。二是落实课改练兵活动全员参与,开展“人人一节合格课”全县考核等,推出课改典型。三是做实补薄扶弱,加大督察薄弱学校的力度,咬住“学困生”帮扶转化工作不放松,建立“学困生”转化研讨制度,召开经验交流会,做好跟踪辅导工作,切实提高“三率一平”水平。

  10.强化校本教研。坚持校本教研“五个一”活动(详见2019—2020学年教研工作方案)。高质量开展“一课多教”分片教研活动,优化片区教研内容和形式,倡导片区内开展团队学习、团队备课、团队研讨、团队听课、团队提高等活动,提高教研效率,直接服务课堂。完善教研工作运行机制,着力解决教师被动参与,教研内容针对性和实效性差的问题,提高教师教研教学水平。

  11.完成教师发展中心组建工作。完成县教师发展中心组建工作,努力构建新型现代教师培养培训机构,为实现县内教科研训一体化,更好地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充分发挥中心的引领辐射作用,使该中心成为全县广大教师、校(园)长成长的“加油站”,名教师、名校长的“孵化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以骨干培养为抓手提升教师素质,带好队伍

  12.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一是压实校长责任。签订校长责任书,落实校长任期责任清单制,继续实行校长岗位聘任制,按“奖优惩劣、择优聘用”原则聘任工作能力突出的校长。健全并严格执行后备干部选拔、培养、考核、动态管理制度。继续培养“名校长”,中学3名、小学2名。二是优化教师队伍管理。进一步优化调配教师,继续补充缺口学科教师,严格职称评审制度,树立重师德修养、重实际教学能力、重工作业绩的用人导向。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实施好教师培训平台(“请进来,走出去”)、专业成长平台(教坛新秀等评比)、展示平台(各项教学教研比赛)和“三名”工作室平台(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培养与培训)。三是加强“四新型”机关队伍建设。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提高局机关干部的政治站位和责任意识,出台县教育局机关干部队伍考核方案,实行局班子成员、股室负责人挂点制度,采用挂职锻炼的办法建立局机关与学校之间人才双向流通机制,加强局机关干部培训,提高业务能力。

  13.稳妥推进县管校聘。以促进县域内基础教育科学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教师资源使用效益为核心,坚持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实现大编制和大岗位管理,推进“系统人”管理,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创新用人机制,逐步实现教师队伍在县域内统管统用、合理配置。

  六、以短板问题为导向抓实“六育”,彰显特色

  14.构建文化校园,推动文化育人。落实市、县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以评促建”继续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建设校园特色文化,把教室、功能室、文化走廊等建成学校标志性景观,落实一校一特色建设,使学校形成体现自身特点和办学理念的校园文化。搭建校园信箱、微信群等网上宣传、家校互动的文化交流平台,打造清朗的校园网络文化。

  15.抓实班级管理,落实课程育人。抓好班级环境布置,营造育人氛围,规范班级管理,充分发挥科任教师及家长协同管理作用抓实抓好班风建设;加强班团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树典型立标杆,开展文明班、文明宿舍、文明学生、新时代好少年等评选活动。严格落实德育课程,开齐开足思政课时,严把思政课质量,把德育贯穿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有机融入教学,真正做到课程育人。

  16.开展各类活动,抓好活动育人。依托节日、纪念日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依托入学、入队、入团、成人礼宣誓、国旗下讲话(宣誓)仪式,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保证学校、团(少)队活动高质量开展,确保一年级至八年级团(少)队活动每周1课时。每学年至少开展1次校级艺术节、校运会。各学校利用校外德育实践基地,开展德育实践教育活动。

  17.完善三结合网络,形成协同育人。畅通家校通、微信群、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访等沟通渠道,与家长互通信息,共同育人;成立家长学校和家委会,每学期开展家长培训学校和家委会活动,提高家长参与学校工作管理的主动性。主动联系当地宣传、公安、司法、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建立多方联动机制,搭建社会育人平台,实现社会资源共享共建共育。

  18.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实现全员育人。选派骨干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县培训。邀请省、市专家或县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或成员到学校开展培训交流活动。开展校本培训,通过学校名师或骨干教师传帮带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努力实现全员育人。

  19.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全面育人。落实省、市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工作的要求,按《紫金县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危机排查工作方案》常态开展心理健康教学。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排查、建档,每两周开设一节心理健康课;确保心理咨询室常态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工作;学校适时开展团体辅导、个体咨询及专题讲座活动。

  七、以安稳和谐为基础创设良好环境,保障后勤

  20.创设良好校园安全环境。加强校园安全教育,结合学校实际和季节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开展应急避险演练,重点抓好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整治、预防学生溺水专项治理。推进“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制定《2020年紫金县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巩固现有创建成果,扩大县、市级“平安校园”覆盖率。

  21.继续加强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合理安排全县9个督学责任区,加强责任督学业务培训,提升督导水平。全县责任督学落实挂牌督导工作机制,创新教育督导的方法和手段,有计划、有目的进行督导活动,做好责任区内学校之间的经验交流。

  22.推动学校规范管理。以规范建设为目标,健全学校、幼儿园后勤管理制度。以完善档案、硬件升级、日常检查、定点采购、量化考评为抓手,规范学校、幼儿园食堂管理;以开展“文明宿舍”评比活动为重点,促学校提高学生宿舍管理质量。以完善责任管理制度和卫生保洁制度为抓手,推动“厕所革命”取得实效。以政策为指引,探索食堂经营管理新模式,补齐后勤管理短板,提升后勤管理质量,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强力的后勤保障。以实名制度为目标,改革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使用管理体制机制,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监管,加强学校建设(含维修、购置)项目管理,确保工程项目依法依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