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黄塘镇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市委、县委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六个抓”工作部署和县委“12345”总体部署,加快推进“融深”“融湾”,较好完成既定工作目标。现将我镇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不断推进疫苗接种
2021年,我镇疫苗接种13684人,完成全程接种10816人,全程接种率50.62%,接种覆盖率64.05%。疫情防控网格排查311人,其中重点地区返乡人员276人,入境解除隔离后返乡人员6人,落实健康监测290人,实行“零报告”。通过召开全体镇村干部动员会8余次和专题会议15余次,不断提高责任担当。深入开展“敲门行动”,建立疫苗接种台账,摸清疫苗接种底子。为解决老人接种难题,镇村干部开车接送,并派一名村干部全程陪同本村村民接种,真正做到服务于民。
(二)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1.因势利导发展产业。围绕农村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完成曹坑村丰泽园绿壳鸡蛋、车前村华农农林油茶等“一村一品”产业落地,推动漂流农旅综合开发的“一镇一业”项目的筹备和引进。
2.持续改善乡村风貌。建成7个综合文体广场、12个村级集中供水设施、20个村级污水处理设施、1个镇级污水处理厂、10个村级卫生站;完成农村公用厕所新建改造任务16个。完成一批垃圾屋和村庄美化绿化亮化、民居外立面改造等工程;全镇92个自然村,全面完成村道路面硬底化,12个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农村公路列养率100%,农村民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3.扎实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我镇严守耕地红线,积极抓紧做好撂荒耕地核查整改工作,实行“一地一策”,积极引导耕地流转经营,发展集约化现代化农业,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基本完成。今年县下达我镇粮食播种面积10833亩,我镇粮食播种面积15643亩,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100%完成了县下达的任务数。
(三)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加强森林防灭火部署,保护生态公益林,做好森林抚育工作,全年完成森林抚育面积约16000亩,签订桉树改造约9000亩,新增生态公益林面积约6000亩,完成天然林约20万亩落界,完成环保红线特殊区域4.8万亩落界工作,森林覆盖率达85%。实现我镇水、大气、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达标。
黄塘镇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规划设计供水人口6900人,总投资457.85万元,目前,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已建设完成,供水范围达到设计目标,水质经检测达标,覆盖率及普及率达95%以上。为有效推进河长制工作,今年镇级河长巡河次数达80次,村级河长巡河次数达121次,累计共清理水浮莲等漂浮物共60吨,共同致力建设“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河流生态环境。
(四)社会事业繁荣稳定
我镇坚持民生为本,不断补齐镇村公共卫生短板,五保、低保、城乡医保、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政策严格落实。政务服务、文化发展、食品药品市场监督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加强文化队伍和村级文化阵地建设。举行元旦文艺汇演、六一歌咏比赛、七一“百歌颂中华”群众音乐歌会等一系列公益活动。新增图书500多册,同时订阅“南方日报”、“河源日报”、“党风”等各类刊物。二是城乡医保缴费人数达28409人,其中包含特殊人群1847人,参保率为91.73%,累计收到群众报销材料362份。三是就业扶持社会保障,包括就业困难人员认定1人、失业与就业登记6人、劳资纠纷调解5宗、推荐就业30人、转移就业150人、举办2021年黄塘镇乡村振兴专场招聘会2场、“粤菜师傅”工程送教下乡培训班1次。
(五)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黄塘镇现共有持证人员7名,今年报考执法证考试31人。结案行政检查1宗,行政处罚0宗。执法办案均严格按照立案、询问笔录、调查取证等法定程序依次进行,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断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积极推进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逐步完善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镇道安办组织开展走访辖区农户5392户,并对机关工作人员签订交通安全责任169份。辖区内设置14个固定宣传栏,在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通过学生引导家长安全驾驶。不断加强对国道、校园周边、圩镇交通违法行为的打击,查处超载车辆127辆、非法改装货车21辆、鬼火摩托车58辆、三轮车6辆、酒驾13宗。镇交派所、劝导员、志愿者每逢圩日在接到进行交通劝导,累计劝导1421人,整治流动商贩占道营业行为142次。
(六)自身建设不断进步
1.有序推进乡镇体制改革。自乡镇体制改革以来,我镇按照上级要求和“三定”规定方案,设置了党政机构11个,事业单位机构1站3中心,明确职责范围,健全运行机制。
2.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及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黄塘镇共有28个党支部,980名党员,新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8名,新发展党员15名,其中妇女党员5名,35岁以下年轻党员11名,高中以上文化12名,党员队伍结构得到优化。大力实施“头雁工程”,年初圆满完成村级换届选举,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干部89名,其中5名村干部在读河职院大专学历教育班。
3.征兵工作有序推进。超额完成上半年征集任务,县下达征集征兵任务数6人,经过宣传、体检、政审,最后完成征集“双合格”应征青年9人,定兵7人,圆满完成上半年征集任务。本年度兵役登记工作已全面完成、应届高中毕业生登记率达100%。根据民兵队伍专业的要求配齐配强民兵应急排30人、抢险抢修排20人。
二、2022年工作计划
(一)坚持思想引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服务全镇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
(二)推动产业构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第三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我镇优势产业尽早尽快投产出效益。二是抓好第三产业发展,努力建设生态休闲旅游高地。我镇将结合实际,主动承接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的辐射带动,全力打造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三是大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牵引,加快“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落地,细化全镇25个项目建设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建立推项目联动工作机制,强力推进,提高项目落地率、投产率,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三)强化三农工作,持续夯实新发展基础
一是推动富民兴村产业发展。对接两个合作区农产品供给需求,在做优做特“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茶罐子”上下功夫,大力推进我镇茶产业、农家乐、果蔬采摘、甜竹笋等相关产业发展,建成一批农业特色产业村,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二是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实施美丽宜居乡村示范村建设行动,稳步推进美丽圩镇打造,提高农村自治、法治、德治水平。三是筑牢乡村振兴基石。强化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制度,借助帮扶单位资源力量,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不折不扣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四)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升新发展水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所需所急所盼,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持续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双减”工作要求,加大镇村教育资源整合力度,促进奖教奖学基金会成立壮大。二是推动文化大发展繁荣。坚持以文明创建为抓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三是推动全民健身与健康发展。扎实推进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持续改善群众就医环境。全力以赴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工作,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四是落实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医疗救助、退役军人管理服务等工作,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大力推进妇女儿童事业和法律援助,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五)加强政府建设,全面营造新发展气象
一是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用心用情用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二是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严格执行坚决落实“两个维护”十项制度机制,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三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深入实施新一轮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优化提升“头雁”工程,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六)推进生态保护,坚定维护新发展路线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打好蓝天、绿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巩固生态环境优势,加强生态资源管护,积极推进桉树林退出和改造工作,完成中央财政森林抚育任务和高质量水源林抚育项目;推进柏埔河(黄塘段)治理工程,抓好我镇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全镇人民饮用水安全。持续抓好大气、土壤环境治理,确保黄塘保持绿色生态资源优势,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土更净、空气更清新的美丽黄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