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紫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621007267402E/2024-00034 分类: 综合政务、报告
发布机构: 紫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4-02-06
名称: 紫金县信访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2-06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紫金县信访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24-02-06  浏览次数:-

  2023年,紫金县信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八届六次全会部署以及市信访系统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2023工作要点,全面贯彻实施《信访工作条例》,大力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保障群众合理合法诉求,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作出应有的贡献。现将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汇报如下:

  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将法治教育宣传工作纳入全年工作要点,把学习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列入年度学习计划,充分利用主题教育、党组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全局干部职工大会以及“三会一课”等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八届六次全会关于推动法治河源建设的具体举措,进一步提升了全局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法治素养和业务能力,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好履行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

  同时,将信访工作法治化作为重点任务,积极推广使用信访法治化工作指南和“路线图”,推动各镇和县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完成信访法治化“路线图”“导引图”上墙,并加强在信访接待场所的宣传工作,为群众提供可取阅的《信访法治化工作指南》以及分领域依法依规处理信访事项“导引图”,大力营造依法信访的浓厚氛围和“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引导广大群众依法依规维护权益、理性有序表达诉求,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二)聚焦主责主业,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举措,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信访问题

  一是畅通信访渠道,拓宽表达方式。大力畅通信访渠道,优化群众网上信访渠道,大力设置特色信访信箱全覆盖镇村、推行县信访投诉二维码等网上信访模式,通过网上信访系统、公众号等平台受理群众诉求,实现网上信访平台“一网通”,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工作目标。二是坚持依法治访,压实双向规范。坚持依法治访底线不动摇,加强对信访工作的督导,在督查方式上,克服打电话、下通知、要材料的传统督查方式,坚持深入现场实地督查,采取“督、访、谈”等形式,力求察实情、摸实底,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适用法律法规和政策正确,做到既督过程、又督结果,确保善始善终。在整改落实上,根据督查意见类别,注重全程跟踪督办,及时就办理和整改情况进行沟通督促,实现全方位有效监控和跟踪问效。特别对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面大,容易出现反复的信访事项,有重点地进行“回头看”,组织再督查,并视情况提出改进工作和完善政策建议。三是抓好问题化解,实现群众满意。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系统抓、抓系统”原则,实行县领导同志落实接访下访包案化解突出信访问题机制,以县领导率先垂范带动镇、村领导干部下沉一线推动信访问题有效化解。县包案领导主动压实责任、予以指导跟踪推动,对群众关切的问题解疑释惑、回应诉求,研究办法、化解难题,责任单位积极主动调处,力争做到“案结事了、事心双解”。截至目前,中央交办26宗信访案件已化解26宗。四是积极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严格按照市信访局印发《“〈信访工作条例〉落实年”活动实施方案》,大力开展学习宣传工作。在6月份开展《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一周年集中宣传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向广大干部群众普及信访法规知识,有效实现《信访工作条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全面推动在全社会范围营造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五是进一步规范各项信访流程。特别是在开展信访事项复查工作中,严格按照《广东省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办法》的规定,切实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解决信访矛盾纠纷,积极推进律师参与信访工作,用通俗易懂的法律语言引导信访群众依法表达诉求、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回归法律轨道解决,不断提升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提升复查工作质效,依法维护信访群众合法权益。

  (三)积极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局主要负责同志积极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始终把法治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严格按照《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带头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部署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和《河源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的任务要求,亲自研究、部署和推动全局法治建设工作,确保法治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2023年10月19,在中共紫金县委党校举行紫金县2023年政法队伍政治轮训班(第二期),我局党组书记、局长向县直各政法各单位分管领导,各镇分管政法副书记,县直政法各单位干部,政法委机关全体干部作了《信访工作条例》宣讲。

  通过本次宣讲,进一步提高各镇以及政法队伍对依法做好信访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为今后更好的引导群众依法、理性、有序、文明信访指明了方向。

  (四)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是优化信访事项办理流程。严格履行交办、转办、督办、复查等各项流程,依法依规做好各个环节闭环管理,压实责任部门化解责任,按照“三到位一处理”原则,依法及时就地解决好群众的合理诉求,将重要信访事项化解在当地。

  二是建立了重点督办制度。由县党政领导主动带队,县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牵头、县信访督查员参与,对重点案件开展实地督导,及时协调、指导、督促责任单位开展化解工作,采取措施,迅速处理,并全程实施跟踪督促和检查,对重点复杂的信访件实行定时报告进度,推动化解工作落实,促进案结事了。

  三是学习“光明经验-马田做法”通过全县各镇全覆盖构建“网格化”治理体系。16个镇272个村居设立网格335个、小分格N个,构建“1+16+335+N”体系。每个镇为大网格,村(居)为网格、村(居)书记为网格长,村干部包片区域为小网格、包片区域村(居)干部为网格长。通过每天巡查、电话了解、上门登记、上级交办等途径收集诉求,网格长及时进行全面分析分类,建立诉求化解机制,邻里纠纷事项村(居)内协调处理、重大纠纷事项登记上报到镇里相关部门联合推动处理、疑难纠纷事项逐级上报跟进处理。

  四是开展“千名信访干部千镇行解民忧”活动。我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持续推进信访问题源头治理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做实做细“日核查、周反馈”工作机制,确保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化解在基层,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信访服务保障。截至目前,通过各镇、各单位主动排查,共排查出168件矛盾纠纷,已化解148件,有效减少矛盾上行。

  二、存在不足和原因

  一年来,县信访局结合《信访工作条例》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和短板。

  一是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有待提高,有部分群众不学法、不守法,法律意识淡薄,一些经司法机关受理或正在处理的案件,甚至已经判决的问题,群众坚持到党政部门缠访闹访。

  二是信访人信访不信法,群众普遍只信任上级领导只信任党政机关,而不信司法权威。只想通过直接找到有话语权的领导,用不受法定程序限制的非常手段一次性解决问题。

  个别极端信访人通过公共场所聚焦,在党政机关办公场所滞留,在领导开会场所堵截等形式,借机施加舆论压力和政治压力的方式,达到解决诉求目的。

  三是普法宣传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普法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忙于日常的信访业务而疏忽了普法工作,对宪法宣传周的活动推动力度不够。普法创新不够,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普法宣传教育的形式、措施、方法等多数还是老一套,变化不大、措施不灵、方式不活、针对性不强、吸引力不大。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县信访局今年刚刚从县府办组室变成县政府组成部门,组织架构刚设立,人员配备还不齐全,且年初未有相应普法宣传经费预算,没有及时起到承接作用,导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相对滞后。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来,我局将坚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始终将“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贯穿到信访工作的各环节,推动实现以法治方式依法化解信访矛盾,在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上贡献信访力量。

  (一)进一步强化法治观念,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的基本原则,把党对信访工作的领导既体现在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等宏观方面, 也体现在对信访法治化的领导上,确保信访法治化工作在正确的方向进行。持续深入开展信访工作法治化宣传,积极推广应用信访法治化工作指南和“路线图”,全面落实信访工作法治化各项工作措施,持续提升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进一步强化法治思维,推进依法化解信访问题。坚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信访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全力抓好“五化”“四到位”。围绕“权责明、底数清、依法办、秩序好、群众满意”工作目标,着力在预防法治化、受理法治化、办理法治化、监督法治化、维护秩序法治化等方面加强工作机制建设,切实落实源头治理责任,对信访事项做到督办到位、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按时处理到位,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公职人员坚决问责到位,对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及时依法处理到位,推动信访诉求实体化解形成闭环,努力实现“事心双解”“案结事了”。

  (三)进一步强化服务大局,推进依法维护群众权益。积极推动完善基层信访矛盾纠纷法治化化解机制,充分发挥镇综合维稳中心平台作用,引入法律资源,运用公益律师、人民调解员等各行业社会力量参与基层信访法治化工作,打造多元协同的调处化解基层信访问题的法治化体系,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